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意思?
導讀: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意思? 非物質文化遺產象征什么? 為什么叫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遺含義?
文化遺產是歷史留給人類的財富。
從存在形態(tài)上分為物質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tài)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且世代相承的傳統(tǒng)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象征什么?
?!爸袊俏镔|文化遺產”有了標志。該標志主要用于研究、收藏、展示、出版等領域。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標志是通過網上征集、群眾投票和數輪專家評議最終選出的。標志外部圖形為圓形,象征著“循環(huán),永不消失”;內部圖形為方形,與外圓對應,天圓地方,表達“非物質文化遺產存在空間有極大的廣闊性”;圖形中心造型為古陶最早出現(xiàn)的紋樣之一的魚紋,隱含“文”字?!拔摹敝阜俏镔|文化遺產,而魚生于水,寓意“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源遠流長,世代相傳”;圖形中心,抽象的雙手上下共護于“文”字,意取“團結、和諧、細心呵護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守護精神家園”的寓意。標識圖形傳達出古樸和質拙感,一方面反映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現(xiàn)狀,另一方面彰顯了中國政府和人民保護祖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強烈責任心和使命感,表現(xiàn)出中華民族團結、奮進、向前的時代精神。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標識啟用后,將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標志,主要用于研究、收藏、展示、出版等領域。文化部將專門制定相關規(guī)定,規(guī)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標識的使用。
為什么叫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tǒng)文化表現(xiàn)形式,以及與傳統(tǒng)文化表現(xiàn)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國人民世代相承,與人民息息相關的文化表現(xiàn)形式和文化空間。
非遺含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簡稱根據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xiàn)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huán)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chuàng)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激發(fā)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
Hash:548a11b3ed567140911d1b8dc1538c332600883e
聲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