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寺景點照片 法門寺院圖片
導讀:法門寺景點照片 法門寺院圖片 1. 法門寺院圖片 2. 法門寺寺院 3. 法門寺院圖片高清 4. 法門寺大門圖片 5. 法門寺院圖片大全 6. 法門寺文物高清圖片 7. 法門寺院圖片大全高清 8. 法門寺佛像圖片 9. 介紹法門寺
1. 法門寺院圖片
4月19日,尊勝寺發(fā)布公告,已正式開放
尊勝寺始建于隋代,至今已經(jīng)有1300多年的歷史,因地處五臺山古代朝山必經(jīng)之地,故稱五峰咽喉。
唐代藝鳳元年,印度佛陀玻璃尊者朝臺(朝拜五臺山傳統(tǒng)稱朝臺)至此親見文殊菩薩現(xiàn)圣,于是返西域奉請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梵本,并譯成漢語,奉旨敕建寺院于此。
尊勝寺為五臺山面積第二大的佛教叢林。共有350間殿堂,玉佛五尊、樟木大佛五尊、彩塑佛像三百九十余尊。
尊勝寺因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而被全世界尊為“尊勝法門”的祖廳。寺內建有銘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的宋代經(jīng)幢,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尊勝寺建筑上的磚雕精細,工藝較高。
寺院坐北向南,寺前東西兩側各建一座下層磚券洞上層木構建筑的樓洞,洞下是上五臺山的嶺凹通道。兩樓洞之間的東側,立有一座磚建牌樓,三門三樓,中門較大,磚券洞上的樓頭建筑,為仿木結構形樣,雕有飛檐。
碑樓的券口、立面上,有紛繁的磚雕作裝飾。過碑樓,嶺凹通道南側有觀間殿、藏經(jīng)樓、毗盧殿、五文殊殿。
藏經(jīng)樓是一座二層建筑,左右兩側
2. 法門寺寺院
寶雞市法門寺佛文化景區(qū):這里是因為安置了釋迦牟尼的指骨舍利,所以一下子成為了全國文明的一個佛教圣地。法門寺文化景區(qū)這里是占地有一千三百畝的,并且這里是由山門廣場、佛光大道、法門寺寺院、合十舍利塔等一起組成的。早在2014年的時候這里就被評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稱號。陜西5大著名寺廟,原來香火最旺的寺廟是這些?到了陜西一定要去!
華嚴寺:華嚴寺位于大同古城內西南隅,是在公元1038年開始建造的,名字是根據(jù)佛教經(jīng)典的著作《華嚴經(jīng)》而取得名字,這里是因為兼具了遼國皇室的宗廟的性質,所以這座寺廟自然是地位顯赫的。但是在后來的時候因為戰(zhàn)爭的關系,這里毀于戰(zhàn)火中,但是在1140年的時候進行了重建。華嚴寺這里也是我們中國現(xiàn)存年代比較早,而且保存比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筑群,同時也是我們國家的重點保護文物。
廣仁寺:廣仁寺這里是位于西安明城墻里面的西北角,這里是中國僅有的綠度母主道場,同時這里也是陜西這里唯一的一座藏傳格魯派寺院,這是在康熙年間的時候,皇帝到陜西這里進行巡視的時候專門撥款建造的。并且寺廟里面供奉著在世界上僅有的兩尊佛祖十二歲等身像中的一座,并且還有陜西省這里最大的一座千手觀音,這也是我們國家的重點保護寺院。
西峰寺:位于陜西省榆林市子洲縣馬蹄溝鎮(zhèn)的大山里,這是不知道什么年代建立的一所寺廟,雖然說這座寺廟是僅僅只有一殿,但是因為這寺廟里面供奉的是三圣母奶娘。三圣母娘娘據(jù)說是很聰明善良的,在天大旱的時候是三圣母娘娘呼風喚雨,鄉(xiāng)里的人去拜祭的話基本上是有求必應的,抽簽問卦的時候也是很靈驗的,去這里的人基本上就是可以心想事成的,所以這里香火茂盛,時間長了之后這里別人叫做娘娘廟。
西安清真寺:這是國家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前的時候西安清真寺是被叫做清修寺的,在明洪武二十五年建造,經(jīng)歷了后來幾位皇帝的進行重建以及修繕才有了我們今天見到的這樣的規(guī)模?,F(xiàn)在的建筑風格就是屬于明清時期的風格了。到了陜西一定要去!
3. 法門寺院圖片高清
塔爾寺
又名塔兒寺,創(chuàng)建于明洪武十年,位于青海省西寧市西南25公里處的湟中縣城魯沙爾鎮(zhèn)。塔爾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是中國西北地區(qū)藏傳佛教的活? ??中心。
西寧大佛寺
位于青海省西寧市教場街東南端,是藏傳佛教的古剎,為藏傳佛教后弘期復興的圣地。
法幢寺
位于青海省西寧市南山公園南禪寺旁邊,是青海省最大的漢傳佛教比丘尼寺。
廣惠寺
原名郭莽寺,藏語叫“賽科合官巴”,意為“贊波具喜圣教洲”,位于西寧大通縣東峽鄉(xiāng)衙門莊村北側,距縣城橋頭鎮(zhèn)30余華里。
海寶塔寺
歷史上又稱“赫寶塔”、“黑寶塔”。坐落在銀川老城北郊的海寶塔寺內,離城兩公里許。
銀川地藏寺
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興慶區(qū)前進街105號院內。最早稱為“地藏庵”,始建年代不詳。
4. 法門寺大門圖片
1987年,法門寺地宮出土了一整套唐代皇室宮廷使用的金、銀、琉璃、瓷等食用及飲茶器具,其中有:鎏金壺門座茶碾子、金銀絲結條籠子、飛鴻毯路紋鎏紋銀籠子、鎏金鴻雁紋云紋茶碾子、鎏金團花銀鍋軸、鎏金仙人駕鶴紋壺門茶羅子、鎏金雙獅紋菱弧形圈足銀盒、鎏金摩羯紋銀鹽臺、銀頭箸、銀壇子、鎏金流云紋長柄銀匙,還有一些鎏金或銀的茶托、茶碗、高足碗等。
5. 法門寺院圖片大全
北京十五大最靈寺廟
1、潭柘寺 文物保護單位4A景區(qū)
潭柘寺始建于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龍?zhí)叮缴嫌需蠘?,故民間一直稱為“潭柘寺”。潭柘寺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可分為中、東、西三路,主體建筑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齋堂和毗盧閣。東路有方丈院、延清閣、行宮院、萬壽宮和太后宮等。西路有愣嚴壇(已不存)、戒臺和觀音殿等,莊嚴肅穆。
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qū)潭柘寺鎮(zhèn)
2、北京法源寺 重點寺院文物保護單位
北京法源寺位于北京宣武門外教子胡同南端東側,它不僅是北京城內歷史悠久的古剎,也是中國佛學院、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所在地,是培養(yǎng)青年僧侶和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場所,1983年(癸亥年),法源寺被國務院確定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法源寺占地面積6700平方米,建筑規(guī)模宏大,結構嚴謹,采用中軸對稱格局,由南往北依次有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憫忠臺、凈業(yè)堂、無量殿、大悲壇、藏經(jīng)閣,大遍覺堂、東西廊廡等,共七進六院,布局嚴謹,寬闊龐大,是北京城內保存下歷史悠久的古寺廟建筑群。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法源寺前街7號
3、大覺寺 文物保護單位3A景區(qū)
大覺寺又稱西山大覺寺,大覺禪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陽臺山麓,始建于遼代咸雍四年(1068年),稱清水院,金代時大覺寺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后改名靈泉寺,明重建后改為大覺寺。大覺寺以清泉、古樹、玉蘭、環(huán)境優(yōu)雅而聞名。寺內共有古樹160株,有1000年的銀杏、300年的玉蘭,古娑羅樹,松柏等。大覺寺的玉蘭花與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稱為北京三大花卉寺廟。大覺寺八絕:古寺蘭香、千年銀杏、老藤寄柏、鼠李寄柏、靈泉泉水、遼代古碑、松柏抱塔、碧韻清池。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蘇家坨鎮(zhèn)大覺寺路9號
4、戒臺寺 文物保護單位4A景區(qū)
戒臺寺,原名慧聚寺,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qū)的馬鞍山上,因寺內建有佛教戒壇,民間通稱為戒壇寺,又叫戒臺寺。寺內占地面積約4.4公頃,主要建筑有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千佛閣、九仙殿、戒壇殿等。戒臺寺最特別的是保留了佛塔,經(jīng)幢、戒壇等遼代佛教中十分罕見的珍品。戒臺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中國北方保存遼代文物最多、最? ??整的寺院。
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qū)永定鎮(zhèn)戒臺寺
5、北京云居寺 4A景區(qū)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區(qū)大石窩鎮(zhèn)水頭村,距市中心70公里。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初名“智泉寺”,后改稱“云居寺”,占地面積0.07平方公里,經(jīng)過歷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進殿宇。景區(qū)由云居寺、石經(jīng)山藏經(jīng)洞、唐遼塔群構成中國佛教文化特色一大寶庫。云居寺,先后榮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北京市文明旅游景區(qū)、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qū)大石窩鎮(zhèn)
6、北京廣濟寺 重點寺院文物保護單位
廣濟寺位于位于北京城內西城區(qū)阜成門內大街25號。占地2.3公頃。始建于宋朝末年,名西劉村寺。明天順初年重建,成化二年(1466)憲宗皇帝下詔命名“弘慈廣濟寺”。1931年寺院失火焚毀,1935年重建。建筑保持明代格局,分三路,寺內珍藏許多珍貴文物。廣濟寺珍藏的佛教經(jīng)典十分浩繁,僅圖書室就有23種文字、10多萬冊佛教經(jīng)典、著作,僅收藏的《大藏經(jīng)》就有12種版本,是研究中國佛教發(fā)生、發(fā)展和演變的重要史料,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西四阜內大街25號
7、北京廣化寺 重點寺院
廣化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區(qū)什剎海北邊的鴉兒胡同31號,是一座北京著名的大型佛教寺院,也是北京市佛教協(xié)會所在地。廣化寺坐落在什剎海后海的北岸,東鄰銀錠橋,西鄰宋慶齡故居。全寺占地面積20余畝,擁有殿宇329間,共分中院、東院和西院三大院落。每逢農(nóng)歷初一和十五,廣化寺都有法事活動。每個周六北京佛教音樂團在廣化寺都有演奏活動。每年農(nóng)歷的臘八,廣化寺都要熬粥免費發(fā)放給到寺的市民,這一傳統(tǒng)從建寺起延續(xù)至今。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鴉兒胡同31號
8、紅螺寺 4A景區(qū)
紅螺山紅螺寺景區(qū)位于懷柔區(qū)城北5公里的紅螺山南麓,距北京市區(qū)55公里,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浸潤,奇妙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成就了紅螺山紅螺寺為一方完美殊勝、絕塵脫俗的“凈土佛國”。紅螺寺為十方常住寺,是我國北方最大的佛教園林,千年來一直是佛教圣地,寺院內歷屆主持多有皇家命派,高僧頻出,佛法超凡,佛教更為盛光緒年間,印光僧人來紅螺寺修學凈土法門,后去普陀創(chuàng)建凈土道場,所以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紅螺"之說。
地址:北京市懷柔區(qū)紅螺東路2號
9、敕賜和平寺 2A景區(qū)
和平寺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北京城東北昌平區(qū)南口鎮(zhèn)花塔村。由唐代名將尉遲恭臨建,由唐太宗李世民御筆親書。古有“先有和平寺后有潭柘寺”之說。寺前石階33級,分東西兩院。東院主體建筑有正殿、彌陀殿、菩薩殿。正殿面闊3間136米,前廊后廈,進深74米。正殿西為彌陀殿。西院有配殿1間,配房3間。寺院所在花塔村林境優(yōu)美,背靠青山,面對京北平原,四季宜人,果香糧豐,寺院內一派幽靜,春來鳥語花香,夏到綠樹成蔭,交通十分便利,有鐵路、高速公路直通南口重鎮(zhèn),公路直通寺院。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qū)桃洼鄉(xiāng)花塔村
10、北京靈光寺 重點寺院
靈光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區(qū)翠微山東部西山八大處,是一座1200多年歷史的佛家古剎。靈光寺是八大處的第二處寺院,始建于唐代大歷年間(公元766至779年),初名龍泉寺,遼代曾擴建,金代改叫覺山寺,明代成化十五年重修后,才改稱為靈光寺,此寺名一直沿用至今。因佛牙舍利塔供奉釋迦牟尼佛牙舍利而聞名于世,成為中外佛教徒朝拜的中心之一。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 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現(xiàn)由中國佛教協(xié)會派僧人管理。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qū)西山八大處
11、雍和宮 重點寺院文物保護單位
雍和宮位于北京市區(qū)東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賜予四子雍親王,稱雍親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為行宮,稱雍和宮。1983年,雍和宮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該寺院主要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五進宏偉的大殿組成,從飛檐斗拱的東西牌坊到古色古香東、西順山樓共占地面積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余間。如今的雍和宮,融宗教活動場所、博物館和旅游景點于一體,每天吸引著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信眾。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qū)雍和宮大街12號
12、十方普覺寺(北京西山臥佛寺) 文物保護單位
十方普覺寺,位于北京市西山北的壽牛山南麓、香山東側,距市區(qū)30公里。該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壽安寺。以后歷代有廢有建,寺名也隨朝代變易有所更改。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為普覺寺。由于唐代寺內就有檀木雕成的臥佛。后來元代又在寺內鑄造了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佛涅槃銅像,因此,一般人都把這座寺院叫作"臥佛寺”。2001年6月25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昌平區(qū)仙人洞村
13、妙應寺白塔 文物保護單位
藏傳佛教系古塔,全名靈通萬壽寶塔,位于北京西城區(qū)阜城門內大街路北的妙應寺內。國家重點保護文物。該塔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標志,也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1961年,妙應寺白塔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妙應寺白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經(jīng)過兩年七個月的修繕,白塔寺2015年12月6日重新開放。白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剎3部分組成。白塔的形制,淵源于古印度的窣堵坡。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
14、碧云寺 文物保護單位
碧云寺位于北京海淀區(qū)香山公園北側,西山余脈聚寶山東麓,是一組布局緊湊、保存完好的園林式寺廟。創(chuàng)建于元至順二年(1331年),后經(jīng)明、清擴建。寺院坐西朝東,依山勢而建造。整個寺院布置,以排列在六進院落為主體,南北各配一組院落,院落采用各自封閉建筑手法,層層殿堂依山疊起,三百多級階梯式地勢而形成的特殊布局。因寺院依山勢逐漸高起,為不使總體布局景露無遺,故而采用迥旋串連引人入勝的建造形式。其中立于山門前的一對石獅、哼哈二將,殿中的泥質彩塑以及彌勒佛殿山墻上的壁塑皆為明代藝術珍品。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買賣街40號
15、報國寺 文物保護單位
報國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區(qū)報國寺前街1號。廣內大街北側,宣武醫(yī)院西側,北京地鐵7號線廣內大街站。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均建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原有殿7進,后有毗盧閣,高36級。閣下有瓷觀音像高尺余,寶冠綠帔,手捧一梵字輪,系神宗時景德鎮(zhèn)瓷窯所貢獻,為舊京八寶之一,謂之窯變觀音,梁間曾懸《勝果妙因圖》1軸。寺內還有嘉慶六年(1801)《五彩天尊仙女》1軸。現(xiàn)寺中仍保存成化二年(1466)御制碑,和乾隆二十一年(1756)御制重修報國寺詩碑。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報國寺前街1號
6. 法門寺文物高清圖片
法門寺(Famen Temple)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寶塔路(扶風縣城北約10公里法門鎮(zhèn)(209省道),距西安約120公里),2004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第九大奇跡”,全國重點 文物保護單位。地處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zhèn)。始建于東漢末年恒靈年間,約有1700多年歷史,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周魏以前稱作“阿育王寺”,隋文帝時改稱“成實道場”,唐高祖時改名“法門寺”。法門寺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門寺佛塔被譽為“護國真身寶塔”。寺廟所在的法門寺文化景區(qū)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 》ㄩT寺 地址: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寶塔路(扶風縣城北約10公里法門鎮(zhèn)(209省道),距西安約120公里) 西安法門寺附近的公交站:高新路、中心花園、勞動南路、白廟村、公交五公司、電子科技大學、西高新(志誠麗柏酒店)、西斜七路、高新路(臨時取消)、光華路、西斜六路、徐家莊、白沙路?! ∥靼卜ㄩT寺附近的公交車:210路、211路、217路、218路、219路、220路、226路、28路、400路、高新1號線、312路、707路、206路、604路、608路、游7路、216路、308路、二環(huán)2號線環(huán)線、二環(huán)1號線環(huán)線、106路、205路、506路、900路區(qū)間、916路、411路、268路、311路、35路、教育專線、機場大巴西高新線、322路、14路、207路、29路、402路、502路、503路、512路、700路、212路、201路、107路、14路區(qū)間、508路、34路等。
7. 法門寺院圖片大全高清
止觀禪修指的是佛陀當年教導的導向斷除煩惱體證涅槃的系統(tǒng)禪修次第。其中,“止”指的就是修“定”的方法,傳統(tǒng)上大家說的修“四禪八定”就是屬于修止的范疇?!坝^”指的是修斷除煩惱的智慧的方法,是在有一定的定力基礎后,用定力觀照組成人體的基本元素——五蘊,亦即 色,受,想,行,識 的無常,苦,無我這三種基本特性,從而不斷的凈化內心,最終導致內心的貪嗔癡完全斷除體證涅槃的方法。
這兩大類禪修方法統(tǒng)稱為止觀禪修。對于“止”也就是禪定的禪修方法,除了佛教之外,其他一些修行流派也有類似的方法,有些也能證得四禪八定。而“觀”的禪修方法,也是佛陀當年在精通了當時所有的禪修方法之后,通過艱苦的探索,自己發(fā)現(xiàn)的獨特的禪修方法,其他所有流派的精神教導都沒有類似的方法。
而內觀禪修,是后世某些佛教禪修流派,把佛陀的“觀”的禪修方法單獨拿出來起的名稱。這些流派不太注重之前“止”禪的訓練,認為修行定力到一定程度還沒到禪那的程度,就可以開始觀禪的學習。在原始佛教的教導中,佛陀說過定力訓練到接近初禪的近行定,就可以修觀禪了。根據(jù)實際教學效果來看,定力修的越好,比如四禪八定都很熟練,再修觀禪效果比稍微修一下定力沒證得初禪就修觀禪,效果會好很多。
總結一下,止觀禪修和內觀禪修,都是指的佛陀教導大家凈化內心斷除內心煩惱體證涅槃的禪修體系,只不過一個強調要打好定力基礎,修完四禪八定再修觀,一個是只稍微修習定力到一定的程度再修觀。
8. 法門寺佛像圖片
“法門寺合十舍利塔”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法門寺的一個景點。由臺灣著名建筑設計大師李祖原策劃設計,呈雙手合十狀,塔高一百四十八米,相當于五十層樓高,中間有安放佛指舍利的寶塔型建筑,舍利塔前面有一條長達一千五百米的“佛光大道”,兩旁用花崗石雕刻巨大的佛像。
9. 介紹法門寺
法門寺位于陜西省扶風縣城北十公里的法門鎮(zhèn)。
始建于東漢末年,發(fā)跡于北魏,起興于隋,鼎盛于唐,被譽為“皇家寺廟”。一九八七年四月三日,封閉一千多年的法門寺地宮重新面世,世上僅存的佛指舍利的出土震驚世界,被視為二十世紀考? ?及佛教文化的重大發(fā)現(xiàn)。有關統(tǒng)計資料顯示,十多年來,法門寺已吸引了六百余萬游客前往考察、朝拜和旅游觀光?! ?jù)法門寺博物館有關負責人介紹,唐時的法門寺占地約七萬平方米,共有二十四個院落,寺內和尚多達三千人。而今天的寺院占地面積僅一百多畝,空間狹小,制約了法門寺佛教文化的發(fā)展?! ?jù)悉,此次法門寺擴建后占地面積將達到三千畝,佛區(qū)、法區(qū)、僧區(qū)規(guī)劃為大體品字結構,各占地一千畝。其中佛區(qū)位于最北端,為舍利子供養(yǎng)中心;僧區(qū)位于東端,以現(xiàn)在的古建筑和地宮為主,恢復唐代皇家寺院二十四院的名稱;法區(qū)位于西端,建設法門寺佛教文化苑,以供奉地宮中出土的大唐佛教珍寶。三區(qū)間設有一條南北大道,青石鋪路,總長兩千米,寬度為一百零八米,擬命名為朝拜大道。Hash:7871ea0351083ed742d8d9275425ecbcc196521f
聲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