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錦瑟》一詩里有怎樣的動人故事?
謝大師兄邀!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喜愛詩句的朋友,相信對這首千古名作都不會陌生。
短短數(shù)行的詩句里,影射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田生煙四個典故,使整首詩作顯得更加深情重意,讀來嘆息、無奈、凄美。
至于名作背后的故事,眾多說法不一。一度傳聞是寫給一個叫“錦瑟”侍女的愛情詩,也有人說是作者睹物思人,寫給己故妻子王氏的悼亡詩。
無論寫給誰,這首《錦瑟》能夠得以保存流傳,已是幸事。有一點可以肯定,這首作品的背后,藏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美麗又凄美的愛情故事。
他背叛師門,投靠政敵,還娶了政敵的女兒;他愛慕公主的侍女,卻無法承諾終身,最后相隔天涯;鄰居少女愛慕于他,可他卻獨自離開,一場愛戀無疾而終。
《錦瑟》是他的絕筆詩,千百年來,沒人能真正讀懂,這首詩到底寫了什么?
有人說,這是一首寫給初戀的情詩;有人說,這是一首寫給妻子的悼亡詩;還有人說,這是一首自傳詩,是李商隱的人間絕唱!
梁啟超先生曾說:
義山的《錦瑟》等詩,講的是什么事,我理會不著。折開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但我覺得他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一種新鮮的愉快。
或許,了解了李商隱這苦悶至極的一生后,就能讀懂《錦瑟》了吧!
01悲情初戀李商隱,公元813年出生于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省沁陽市),字義山,號玉谿生,是晚唐的著名詩人。李商隱擅長寫愛情詩和無題詩,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但也晦澀難懂。
李商隱出生于貧寒之家,父親對他寄予厚望,早早就為他啟蒙授學。
五年讀經(jīng)書,七年弄筆硯
李商隱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自小聰敏好學,展現(xiàn)了極高的文學天賦,14歲便能寫詩。
在大唐璨若星河的詩壇,如“詩仙”李白、“詩圣”杜甫、“詩王”白居易都是少年天才,都曾名動長安。李商隱亦是天才,若不出意外,他也會入長安,求取一份功名。
可是,現(xiàn)實過早地將李商隱拖入了泥潭,讓他明白,如今的他只能暫求一份溫飽,讀書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夢。
李商隱的童年是籠罩在死亡陰影中的。
3歲時,祖父去世,李商隱跟隨父親去了浙江生活。10歲時,父親與大姐二姐又接連去世,母親變賣了僅有的薄產(chǎn),帶著一家老小,歷經(jīng)千辛,才將父親的靈柩帶回了河南老家。
然而,當他們回到河南老家時,等待他們的是沒有房、沒有地、沒有錢的窘境。所謂,四海無可歸之地,九族無可倚之親。便是如此!
原本,李商隱應(yīng)該是皇室宗親,可這個身份并沒有帶給他實質(zhì)性的好處,更何況,李唐皇室也從未承認過他的身份。
公先真帝子,我系本王孫。
孤兒寡母,居無定所,漂泊無依,身為長子的李商隱不得不用羸弱的肩膀撐起門戶。為了生計,他幫別人抄書、舂米來補貼家用,閑暇時,他也從不懈怠,努力讀書。
生活的艱辛讓少年從此多了一份堅韌,他無數(shù)次遙望著遠方,內(nèi)心無比失落,那個魂牽夢縈的長安啊,離他如此遙遠,他何時能去到那里。
16歲時,為了生計,李商隱去洛陽投靠了親戚,謀求一份更加高薪的工作。洛陽離長安很近,很多達官貴人都會在洛陽生活,李商隱也遇到了他人生的貴人——令狐楚。
令狐楚欣賞李商隱的才華與吃苦耐考的品質(zhì),將他招進府中,成為了兒子令狐绹的伴讀? ??令狐楚更是待他如親子,教他讀書,帶他出入名流云集的宴會,結(jié)交權(quán)貴,為他鋪路。
李商隱也發(fā)奮苦讀,期待有朝一日可以金榜題名,入仕為官。李商隱深知自己出自寒門,無人可依,只有飽讀詩書,才能有入仕為官的可能。
第一次,他進京參加科舉,失敗了,而好友令狐绹卻依靠著父親的幫助,成功考中了進士。
李商隱嫉妒嗎?應(yīng)該是有的。他寄人籬下,跟隨令狐楚,從洛陽到了太原。但是,令狐楚如父親般的照顧,讓他無法去真的嫉妒。
第二次,失敗了!
第三次,失敗了!
第四次,失敗了!
少年內(nèi)心極度苦悶,可他不能放棄,因為一旦放棄,他就會變回原來那個為了生計掙扎求生的布衣,他不甘心!
少年豪情壯志,意氣風發(fā)地寫下:
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長夢采華芝。
秋風動地黃云暮,歸去嵩陽尋舊師。
公元833年,為了能靜心學習,20歲的李商隱拜別了恩師,前往王屋山修道學習。在王屋山修道的不止李商隱一個,還有大唐的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每每出行總是排場很大,仆從如云。在眾多的仆人當中,李商隱一眼便瞧見了一個小道姑,個子嬌小,頭上綁著高高的道髻,東張西望,甚是嬌憨可愛。
少女的靈動瞬間擊中了少年的內(nèi)心,再難忘懷。李商隱多番打聽得知,少女名叫宋華陽,是公主的侍女,他想,若是能再見一面該多好。
一日,李商隱讀書時不覺有些疲累,便出門散步,在清幽的山間小徑上,少女的身影忽然闖進眼簾,巧笑倩兮,一下便攫住了少年未生波瀾的內(nèi)心。
少年說:“你好,我叫李商隱,請問姑娘芳名?”
少女嬌羞不已,芳口一吐:“我叫宋華陽?!?/p>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很快,二人便墜入了情網(wǎng),常常相約在山間幽會,聽潺潺的溪水,看云卷云舒,少女活潑嬌俏,少年文采斐然,這大約就是愛情的模樣!
可是,這段地下情猶如瘋狂生長的藤蔓,終將要活在陽光之下。沒過多久,宋華陽懷孕的消息傳出,公主震怒!
宋華陽身為公主侍女,本應(yīng)該青燈古佛,了此殘生,可她偏偏遇到了李商隱,有了不該有的愛情,可這情不能為世間所容。
最終,宋華陽被遣送回宮,李商隱也被驅(qū)逐下山,此生不負相見。
少年痛徹心扉,他無力反抗皇權(quán)的威壓,多年以后,他每每想到這段情,他都會無比后悔,若是當初,他不畏前程,不管不顧地帶她遠走高飛,結(jié)果會不會不一樣。
可是,這世上沒有后悔藥可吃,時間也不會倒流。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少年多想再見一眼夢中的姑娘,可是,他們之間橫亙著千萬條鴻溝,便讓青鳥為彼此傳遞相思吧!
年少時,我坐在課堂里,聽老師念著這首詩,我只道是李商隱的詩如此美好,讓人移不開眼??扇缃瘢僮x這首詩的時候,我仿佛能看見美好背后那一抹悲情的色彩。
好似,這世間只有悲劇才能擁有如此感天動地的力量,如果沒有痛徹骨,也不會有如此極端的美好,若是能了解李商隱的心境,大概也不負他的苦難了。
我想,宋華陽這個名字,會成為李商隱一生的夢魘,夜深人靜時,他應(yīng)該總能想起王屋山上那個嬌憨可愛的小道姑吧!
02辜負柳枝李商隱錯失初戀,一度讓他一直消沉,他最無力的事,莫過于沒有能力照顧他心愛的人,他想,若是功名在身,也許就不會這樣了吧!
23歲,李商隱回到洛陽,寄居在堂? ?李讓山的家中,準備參加第五次科舉考試。他終日在家埋頭苦讀,日子過得十分辛苦。唯一讓他放松的,便是隔壁院子中傳來的裊裊琴聲。
李商隱的鄰居是洛陽有名的富戶,家中有一個女兒名叫柳枝。柳枝已經(jīng)17歲的年紀,長得亭亭玉立。但是,與別的大家閨秀不同,這姑娘總是風風火火,調(diào)皮頑劣,摘花上樹,一樣不落。
大家都說,這個瘋瘋癲癲的丫頭,早晚嫁不出去。少女喜愛樂器與音律,總是一邊彈奏一邊吟唱,每當歌聲傳來,猶如風吹海浪般,讓人心生愉悅。
一日,哥哥讓山正搖頭晃腦地讀著李商隱的詩:
風光冉冉東西陌,幾日嬌魂尋不得。
蜜房羽客類芳心,冶葉倡條遍相識。
柳枝聽罷,急急地問道:“這是誰寫的詩?”
讓山自豪地說:“這是我表弟李商隱寫的?!?/p>
李商隱的詩總是晦澀難懂,可是柳枝卻讀懂了少年的心境,她將腰帶挽成了結(jié),讓讓山帶給了李商隱,請他為自己寫詩。
第二日,李商隱路過了柳枝家門口,只見柳枝打扮得嬌俏可人,香扇掩面,望著李商隱露出彎彎的眉眼,輕聲說道:“三日后,你來河邊找我,我點上最好的香等你,我們一起過節(jié)吧!”
17歲的少女嬌羞默默地望著少年,終是一縷情思,長出了花朵。
柳枝,洛中里娘也?!吣?,涂裝綰髻,未嘗竟,已復起去,吹葉嚼蕊,調(diào)絲擫管,作天海風濤之曲,幽憶怨斷之音。
三日后,李商隱早早起床,準備梳洗前去赴約,可他在房里轉(zhuǎn)了一圈,也沒有找到自己的行李。唯有桌上擺著一張紙條:我把你的行李先帶走了,想要的話就來追我吧!
李商隱這下慌了神,他的書籍資料都在行李中,他想當初因為沒有功名權(quán)力,他負了宋華陽,如今,他不想再負了柳枝,若是金榜題名,再來迎娶柳枝豈不更好。
于是,他只能放棄赴約,追著好友而去,這大概是老天跟李商隱開得最傷神的玩笑。
那天,柳枝滿懷少女心事,等了又等,可是卻等來了李商隱去了長安的消息,一段愛戀,還未開始,便已結(jié)束。
沒多久,哥哥讓山也去了長安,李商隱見到讓山,便急急地問柳枝的消息。讓山失落地說:“你走后,柳枝便嫁給東諸侯,成了他的妾室?!?/p>
柳枝出嫁的消息讓李商隱猝不及防,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那個風風火火,咋咋呼呼的姑娘會嫁入高門大戶,成了一房妾室,那樣拘謹?shù)纳?,她如何受得住?/p>
他還記得,少女立于窗扇下,看著他笑意盈盈,許他以博山爐待的樣子。怎料如今,她冷冷抽身離去,沒有一絲轉(zhuǎn)圜的余地,何等決絕。
一年后,李商隱一路風塵仆仆自長安而來,送讓山東歸洛陽。一路上,兩人有說不盡的柳枝,聊不完的舊日時光。那個以羅帶乞詩的姑娘,他還尚未兌現(xiàn)承諾,她便已經(jīng)嫁了,讓他如何心安。
到了臨潼,與讓山分別之際,他寫下《柳枝五首》,托讓山帶回洛陽,題寫在柳枝的故宅上。他接受了柳枝的羅帶,就應(yīng)該為她賦詩。
花房與蜜脾,蜂雄蛺蝶雌。
同時不同類,那復更相思。
本是丁香樹,春條結(jié)始生。
玉作彈棋局,中心亦不平。
少女已經(jīng)不在,所愛已隔山海,這承諾來得太遲,一經(jīng)錯過,便是一生。
命運給了李商隱兩次選擇愛情的機會,他都沒有抓住。第一次,他還沒有準備好,便想要擁抱愛情,于是,他失去了宋華陽。
第二次,他想要準備好一切,再來給柳枝愛情,可是他不知道,愛情不會回首,失去的也再難回來,柳枝不是普通的女子,她一轉(zhuǎn)身,便是一輩子。
好在,錯失了愛情,還有事業(yè)給予? ??慰。
公元837年,經(jīng)歷了四次科舉失敗的李商隱,終于在24歲時,金榜題名,進士及第。然而,這一次的高中,離不開好友令狐绹的幫助。
令狐绹與李商隱16歲相識,兩人相伴苦讀。年少時的感情最是真摯,兩人雖然身份懸殊,但是依然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友。
令狐绹見李商隱多次科舉不中,于是在第五次科舉的時候,瘋狂暗示考官,李商隱是我的好朋友,李商隱是我的好朋友,李商隱是我的好朋友……!
于是,那一年,李商隱終于考中了,令狐家對他可謂是恩重如山!
可是,令李商隱沒有想到的是,他往后的人生都會被這份恩情裹挾,將他推入萬劫不復之境,這份情他還不清,也躲不開。
03背叛師門那一年,李商隱考中進士后,令狐楚希望李商隱能成為他的幕僚,可李商隱沒有給出明確答復,只說想先回家探親。
往后的半年里,雖然令狐楚多次寫信催促,可是李商隱始終沒有明確的回應(yīng),這讓令狐楚心生失望。
直到12月,令狐楚病入膏肓的消息傳來,李商隱才匆匆趕來,見了恩師最后一面。面對年少時的好友,令狐绹想起了父親殷切期盼的目光,那份情誼終究是消磨在了李商隱的躲避中。
令狐绹以為,沒了令狐家的提攜,李商隱只能變回曾經(jīng)的窮小子,可他沒想到,新科進士,就如同現(xiàn)在的高考狀元,在哪里都是香餑餑。
一日,韓瞻邀請李商隱過府相聚,大家喝酒吟詩好不快活。席間,一位容貌清麗,舉止端莊的女子引起了李商隱的注意。
女子是王茂元的小女兒,雖出生將門,卻謙和有禮,滿腹才華,最重要的是,她彈得一手好琴,是位難得的佳人,不覺間,李商隱已心生愛慕。
王茂元對這位新科進士也頗為欣賞,有意邀請他入幕府從事文字工作。為了能見到日思夜想的王小姐,李商隱欣然應(yīng)允了。
雖然入了王府,但是礙于身份的懸殊,李商隱從來不敢吐露內(nèi)心的感情,只能將情寄托在詩句上。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昨夜星光燦爛,涼風習習,我們在畫樓西畔,桂堂之東設(shè)宴。雖然,我沒有彩鳳的翅膀,但是我希望我的心和你一樣,能點點相通。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
我向往美好愛情的心愿莫要和春花一般競相開放,免得我的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灰燼!
沒過多久,王茂元便看穿了李商隱的心思,他也信任李商隱的為人,決定將小女兒許配給李商隱。
那一年,李商隱迎來他的人生巔峰,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
然而,也正是因為這場婚姻,李商隱幾乎覆滅了入朝為官的理想,身不由己地卷入了一場殘酷的政治斗爭中去。
彼時,大唐王朝已經(jīng)江河日下,朝堂上,牛李黨爭愈演愈烈。令狐家屬于以牛僧孺為首的牛黨,而王茂元則屬于李德裕為首的李黨,兩派之間不斷交惡,勢同水火。
在令狐绹心里,自己的父親尸骨未寒,李商隱卻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投靠了王茂元,加入了李黨,絲毫不念及往日恩情,實在是背恩無行之小人!
他決不會放過李商隱!
公元838年,李商隱進京參加吏部考試,他下筆如有神助,本以為勝券在握??墒?,到了放榜之日,他沒有找到自己的名字。經(jīng)過多番打聽,才得知,考官以“此人不堪”,將他除名。
李商隱背叛令狐家的事情早已傳遍了京城,他的落榜也是令狐绹的手筆,他有口難辯,唯有自己咽下這份苦果。
他回到家,見到笑臉相迎的妻子,他嘆息地說道:“對不起,我? ??考中?!?/p>
王氏柔柔地回道:“沒關(guān)系,是他們有眼無珠。”
看著曾經(jīng)是高門貴女的王氏,如今陪著他清貧度日,李商隱的心中無比愧疚,他更加發(fā)奮苦讀,以待來年。
第二年,李商隱依舊自信滿滿地去了長安。這次,他輕松通過了考試,并且授予了秘書省校書郎的職位,這可是一個美差。
可是,僅僅只過了三四個月,李商隱就被降級,發(fā)配去了弘農(nóng)(今河南省靈寶市)當縣尉?;鶎拥墓ぷ魇中量?,與上司政見不合也讓李商隱身心俱疲,不久后,他便辭職回鄉(xiāng)了。
見到落寞歸來的李商隱,妻子王氏仍舊是沒有絲毫怨言,她說:“平平淡淡過一生也挺好的,你不要再勉強自己?!?/p>
可是,李商隱終究是忘不了自己的仕途。
公元846年,李商隱被重新啟用,回到長安任校書郎??墒菦]過多久,唐武宗駕崩,唐宣宗繼位。
一時間,朝堂上風起云涌,唐宣宗早就不滿李德裕大權(quán)在握,于是立刻起復了牛黨的白敏中,令狐绹等人,將李德裕逐漸排擠出朝廷。
李商隱明白,令狐绹不會放過他的!
于是,他果斷辭去了校書郎的職位,跟隨鄭亞遠赴桂林,成為了他的幕僚。鄭亞可是李黨的人,李商隱的行為讓令狐绹怒不可遏,直接寫信將他痛罵了一番。
在桂林的日子,李商隱總是埋首公務(wù),他無瑕欣賞這如詩如畫的湖光山色,他惦念著疾病纏身的妻子和未滿周歲的孩子,他只想更努力一些,他們的生活就會更好一點。
公元848年,鄭亞被貶為循州刺史,幕府解散,李商隱失去了工作,只能回鄉(xiāng)。
然而,家中早已一貧如洗,曾經(jīng)的千金小姐,如今荊釵布裙,卻沒有任何怨言,只說了一句:“回來了!”便為他洗手做羹湯。
李商隱心中是有愧的,人到中年,40歲的他依然一事無成,無法撐起一個家。
公元848年,李商隱的遠房親戚盧弘止,邀請他前往徐州,擔任節(jié)度判官。李商隱不愿離開家與妻兒,但是看著瘦弱的孩子和病中的妻子,他清醒地認識到,他需要錢。
是啊,如果不是身不由己,誰愿意四處漂泊。
好在,在徐州的日子里,盧弘止對李商隱十分不錯,工作輕松,薪水也很高,李商隱著實過了一段十分開心的日子。與友人喝酒吟詩,騎馬打獵,好不快活。
但是,一年后,盧弘止就病逝了,李商隱的工作又沒了。李商隱再次踏上了歸途,一路上風餐露宿,可是,只要想起快要見到妻子了,他的內(nèi)心又無比安寧。
一個雨夜,李商隱歇在客棧,看著窗外如絲的細雨,雨打芭蕉,他不禁想起了遠方的妻子,寸寸相思傾瀉而出。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他想起離家前,妻子的臉龐,雖然消瘦,但是言笑晏晏,仿佛歲月從來不曾苛待她。他想,快能見到妻子了,真好!
可是,趕至半路,李商隱卻接到了妻子離世的消息,他痛徹心扉。趕到家中,孩子嚎啕大哭,再也沒有了妻子的柔聲安慰,廚房,臥室,院中都沒有了妻子的身影。
無數(shù)個孤寂的夜晚,月星疏離,風吹樹林,沙沙作響,但是李商隱難以入眠,不覺痛哭出聲。
薔薇泣幽素,翠帶花錢小。
……
憶得前年春,未語含悲辛。
歸來已不見,錦瑟長于人。
今日澗底松,明日山頭檗。
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識。
——《房中曲》
回想起當初琴瑟和鳴的日子,只是錦瑟還在,伊人已逝。
料理完妻子的后事,李商隱帶著孩子回到了洛陽崇讓宅。這里的一草一木是這么的熟悉,他與妻子在這里相愛,在這里成婚,成為人人羨艷 的一對,如今只剩他一人了。
李商隱是絕望的,如果說仕途的打擊讓他苦悶不已,那么妻子的離世,讓他的心猶如槁木般枯萎,死寂一片,再難跳動。
半年后,為了生計,李商隱將孩子托付給了長安的親戚,自己則背上行囊,遠赴四川工作。
這一年的冬天,寒風瑟瑟,雪也比往年來得早些。此時的李商隱已經(jīng)來到了離長安千里遠的四川。往常,不管再遠,妻子都會按時給他寄來家書與衣服。
而如今,他只身一人,于這茫茫天地間,再也沒有收到妻子的牽掛與問候……
四川的春天,春意盎然,花團錦簇,李商隱卻無心欣賞這些,他總是呆呆地坐著,沒有言語,仿佛是入定了一般。
上司柳仲郢看在眼里,心中十分擔憂。他給李商隱介紹了一位姑娘,沒想到李商隱斷然拒絕了。
李商隱是絕望的,妻子的離世是他第三次錯失,他千里迢迢趕回故鄉(xiāng),只為見妻子一面,可是等來的卻是妻子離世的消息,那一刻,他憧憬的未來徹底坍塌了。
公元858年,李商隱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xiāng)。此時,他的身體已經(jīng)十分孱弱了,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于是提筆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錦瑟》
他為晚唐吐盡了靈魂中的最后一絲靈氣,最終隨風而化,享年46歲。
04最后《錦瑟》到底是寫給誰的?
也許是寫給宋華陽的,寫給柳枝的,或者寫給王氏的,亦或者是寫給他自己的。
很難想象,一個寡恩無行的詩人,怎能寫出如此情深不壽的詩句。也許是這三個女子溫暖了他的人生,他說: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他的一生總是在錯失,錯失愛情,錯失友情,錯失恩情,他被人猜疑,被人誤解,這是李商隱自己造成的,亦是當時的時代造成的。
他在人生的終點寫下了這句話,或許是在追憶曾經(jīng)美好的愛情,亦或許他終是明白了,沒有遺憾的人生,終究是不完整的人生。
有人問,為何《錦瑟》那么美,那么朦朧?
因為遺憾輪回了千年,卻總是笑而不語,痛而不言,成了他一生的負累!
Hash:687943790ca2a12199e6d68171d5f863b0663b33
聲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