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攝影怎么拍攝?
導讀:專題攝影怎么拍攝? 如何看待那些在景區(qū)擠在一起拍攝的中老年人?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剛剛學完專題攝影理論,今天我把我所學到的知識分享給你。所謂專題攝影,就是攝影故事,而且是一個較長時間發(fā)生的事件的記錄,是以圖片方式體現(xiàn)出來的。
比如說,我們可以拍攝一個普通人的一天。在這一天里,作為攝影師,無論他或她到哪里,你都要不離其左右,要把有意義的畫面都利用相機鏡頭捕捉下來,最后形成一個小的攝影故事。而要成為專題,則是數(shù)十個普通人一天的集合,通過這些普通人一天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可以從中找出帶有規(guī)律性的東西,可以讓人們引發(fā)思考。從而起到攝影專題啟迪人,教育人、感化人的作用。但愿我的分享能幫助到你。
首先要設計專題,構造框架,再開始拍攝。比如旅游從成都!
沿途經過美麗的花景,樹木,古城,再到目地的!……都江堰。
如何看待那些在景區(qū)擠在一起拍攝的中老年人?
謝邀!
酷妹兒是一個旅行愛好者,也是一個攝影愛好者,對于擠在景區(qū)拍照的中老年人,是真心的一個詞:欽佩!
因為自己也是喜歡拍照,看到“長槍短炮”的人,自然心生親近之感,最少是有共同愛好,有共同語言。
有時候不免觍著臉套近乎,也存著“偷師”的念頭,經常就攝影的話題,聊起來,也結識了一些“攝影同道”,有中年人,也有老年人。
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個“農民攝影師”,地道的種地的農民大爺。有一年秋天,在北京坡峰嶺,酷妹兒去看紅葉遇到的??此拇┲蛬故斓珓e扭的拍照,甚為好奇。
嘮起來,才知道這位看上去六七十、褲腳還沾著泥巴的大爺,是才五十來歲的大叔。農忙就伺候莊稼,閑了就讓老伴在家喂雞喂鴨,他帶一條狗出去拍照。
這位大叔厲害的很,據(jù)說經常在一些報刊上發(fā)表農村題材的“作品”,有時候還有豆腐塊和“打油詩”。
這是一位對藝術和文化有追求的“農民”攝影愛好者。
還有一位,是今年清明節(jié)認識的,退休不賦閑的攝影愛好者。哪天,我在玉淵潭公園拍櫻花,下午五點左右,圍著湖邊,里三層外三層的攝影愛好者,在等著拍黃昏時的中央電視塔。
好位置就那么多,我去的比較早,在里邊。好多端著相機的大媽就跟我商量,擠擠挪挪。
其實剛開始我去的比較早,都不知道這些人在拍什么,只是覺得這地方角度、景色不錯而已。
有幾位大媽擠我身邊拍幾張就走了,有一位大媽可是執(zhí)著,非要把三腳架放進來,極力囑咐我別碰著。
她說她閨女今天放假,外孫女兒讓女兒帶著了,平時少有時間拍照,不過她對攝影極為癡迷,裝備都是最好的。
我一看,可不是,尼康單反,D5,全畫幅,加上大鋼炮,小十萬!
等大媽按著快門一咔嚓,服了!水平非常專業(yè),從構圖到角度,從色彩到光影,從層次到線條引導,簡潔、悅目,極有藝術感,高手!真是沒有辱沒這裝備。
這作品,絕對專業(yè),后期都不用處理。
這是一個業(yè)余的“專業(yè)”攝影愛好者。
我沒臉在這里占“茅坑”了,擠出去,和一位收拾家伙事的大哥邊聊邊走。
這位說他就住附近,下班后就這攝影一個愛好,休閑,自娛自樂。
三個人,都是攝影愛好者,農民攝影師、業(yè)余的“專業(yè)”攝影愛好者、自娛自樂攝影愛好者,不管是有錢還是有閑,不管是農民還是事業(yè)有成還是退休的,都是把攝影當做一種愛好,一種追求,對藝術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很欽佩他們!
謝邀請。這個問題我來談談自己的體會感受。
我們這一群人,生? ??四十年代末,迎來了共和國的誕生,在紅旗下長大。
經歷了和共和國一樣的成長經歷。毛主席領導的新中國,那時是一窮二白,白手起家,百廢待興,物質匱乏。毛主席和人民一起同甘共苦。
我們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和國家一起長大。
接著遇到三年自然災害,上山下鄉(xiāng)……那時的生活很苦。
工作了,一月幾十元,要養(yǎng)家,更是舍不得亂花錢。
除了證件需要照片 進照相館。
孩子,大人很少去照相,家里有照相機的更寥寥無幾。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共和國的發(fā)展壯大。
我們也富裕了,同時也老了,也都是”奶奶”、”爺爺”太太”級別的人。
含飴弄孫,已完成任務。喜歡成群結隊的出去旅游,看山,看水,看花,陶冶情操。
有好的景,喜歡,嘻嘻哈哈,在一起拍照。
我們最喜歡的道具:就是五顏六色的紗巾、墨鏡。
年輕時沒穿過彩色的衣服,沒圍過鮮艷的紗巾。
老了,抓緊歲月的尾巴。
子女支持,想玩就玩,想走就走。
三五一群,欣賞大自然,了解異國風情。
不過到哪,不要丟了我們老年人的人格。要提高我們老年人的素質。
出國,不要丟掉我們中國人的優(yōu)良品質。
這就是我們喜歡壓堆,擠著照相的一點體會。
Hash:0d9241ee0b868a9110158ab21ec94e59e94ab873
聲明:此文由 謝絕崇拜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