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村級干部作風建設
如何加強村級干部作風建設:
農村基層組織和干部在貫徹執(zhí)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農村干部作風的好壞,決定著黨和政府對農業(yè)、農村和農民各項決策能否真正落到實處,直接關系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農村的貫徹執(zhí)行情況。在此農村干部一定要做到:
1、強化教育,提高自身素質。農村干部隊伍思想作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實質上是思想政治素質不高的綜合反映。加強理想信念、宗旨意識教育,引導基層干部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心系農民。只有在思想深處和老百姓融為一體,才能做到事事為民著想,努力把農民群眾的利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
2、建立制度,規(guī)范職權。作風建設要以制度為保障,沒有制度的約束,僅靠個人的道德良知是遠遠不夠的。要不斷建立健全基層相關制度,規(guī)范基層干部的職權行為,逐步形成用制度約束,靠制度管人。
3、強化監(jiān)督,約束權力。加強基層民主,強化民主監(jiān)督。進一步堅持和完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凡是涉及到群眾利益的問題;
如土地征用與補償、退耕還林還草、對農業(yè)和農民的直接補貼以及村級財務等,必須堅持公開,讓群眾知情,對群眾提出的疑問和質詢,及時作出答復或解釋,接受群眾監(jiān)督。
依據(jù)管理辦法: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是為了加強和改進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推動農村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保證黨在農村改革和發(fā)展目標的實現(xiàn)而制定的法規(guī)。
1999年2月13日,《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發(fā)布,自1999年2月13日起實施。
拓展資料:
一、關于進一步加強村干部作風建設的建議:
應該肯定,村級干部是黨和國家在農村發(fā)展、維護穩(wěn)定的基石,也是執(zhí)行政策的標桿,他們代表黨和政,即是干部又是群眾,既是官又是民,責任大,工作苦,報酬低,多數(shù)村干部能起帶頭示范作用,擁有扎實的群眾基礎和真正的村民威望但也有部分村干部宗旨觀念。
開會遲到早退,法紀意識淡薄,掌權即謀私,得熱就霸道,能人變紅人,紅人變惡人,惡入變罪入群眾敢您不敢言,領導能管不愿管;
具體表現(xiàn)有不少村干部掌權后不民主、搞團伙、優(yōu)親友、貪占挪、住豪宅、開豪車、坐上席,一般干部瞧不起,村民更不放眼里,有的甚至明知故犯頂風違紀,大操大辦化整為零,弄虛作假忽悠上級,吃喝爆賭惡習不改,貪腐惡劣影響極壞等。
學習新民風不認真,行動不積極,很多村對上級文件重視不夠,傳達宣傳不到位,當做軟任務,可搞可不搞。
與十九大精神和兩學一做結合不力,群眾知曉度不高,村級帶頭執(zhí)行不力,沒有結合本村實際制定村規(guī)民約,或雖制定但流于形式,應付上級。關鍵是村干部怕觸犯自家利益,自己不能帶頭,如過事耍排場、請愙送禮、弄虛作假、揮霍賭博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
村級干部直接與群眾打交道,是村(居)各項事業(yè)發(fā)展的帶頭人,是村民致富奔康的領路人,是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在農村的宣傳者和具體執(zhí)行者。村級干部的作風直接影響到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關系到農村社會的長治久安和和諧發(fā)展。 當前,村級干部的作風建設整體是好的,但仍有一些村級干部在作風建上存在問題。筆者通過深入基層進行調研和分析,就談幾? ??淺顯的看法: 一、村級干部在作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庸。一些村干部不思進取,安于現(xiàn)狀,責任感缺乏,對工作消極應對;在新形勢下,不注意研究新情況、新問題,工作沒思路,缺乏開拓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工作原則性不強,對分管的工作不敢抓不敢管;工作畏難、能力不足,有困難就躲,特別是遇到如計劃生育、宅基地糾紛、土地山林爭議等棘手問題時,不是積極解決,而是設法逃避,致使工作中缺位、錯位、越位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二是懶。一些村干部工作不主動、不積極,貪圖安逸、拈輕怕重、工作效率不高;對決策部署不執(zhí)行或消極對待,執(zhí)行不力,影響工作正常開展;政策落實不全面、問題處理不及時、實施監(jiān)管不到位等原因影響工作進度;對職責范圍內的事能解決而不及時解決,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不妥善處理。 三是散。一些村干部組織紀律性差,自由主義嚴重,作風散漫,上班不定時不定崗;在處理問題時主觀性太強,缺少理性思考,憑經驗辦事,瞎指揮,亂表態(tài);缺乏民主意識,工作方法簡單,作風粗暴,搞“一言堂”;在未實行一肩挑的村(居),存在著個別村“兩委”班子拉幫結派、不團結、各自為政,相互扯皮的現(xiàn)象,班子戰(zhàn)斗力和凝聚力不夠,工作合力不強;無故不參加會議或遲到、早退、請人代替開會,開會不守紀律;作風漂浮,不能真正深入群眾,工作不細致沒耐心。 四是奢。財務管理制度缺乏,個別村干部大吃大喝,鋪張浪費嚴重;監(jiān)管制度不到位,在處理村務上優(yōu)親厚友,甚至假公濟私。 二、村級干部作風建設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目前村級干部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其存在原因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能力不足。素質不高,處事能力不足。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多數(shù)村干部只有初中文化程度,高中或大專以上的村干部相當少;二是思想素質、道德素質較低;三是業(yè)務知識水平不高;四是法制意識不強,法律知識缺乏,學法自覺性和主動性不高;五是處理應急事情、化解矛盾沖突方面能力不足;六是對村干部的思想教育流于表面,不到位、不深入。 2.積極性低。待遇偏低,生活缺乏保障。首先是村干部的工資薪酬偏低,僅靠工資,一些村干部的家庭生活難以維持。其次是卸任退休后的生活得不到保障,一些村干部工作了二三十年,如今自身的生活都難以保障。這些問題,都直接影響到村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監(jiān)管不力。制度不健全,勤儉意識缺失。一是村務、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村干部不能帶頭執(zhí)行相關制度;二是監(jiān)管機構不健全,對村干部的監(jiān)管力度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監(jiān)管,造成有些村村務、財務不按時公開或不公開,不接受村民的監(jiān)督;三是市場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的物質誘惑影響,勤儉節(jié)約意識缺失。 三、加強村級干部作風建設的措施 1.強化學習意識,提高干部素質。一是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質。強化宗旨觀念和服務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嚴格按要求執(zhí)行上級政策,為群眾服務;二是加強業(yè)務知識學習,提高干部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業(yè)務知識水平。三是加強對新形勢、新任務的學習和認識,增強為民辦事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2.強化責任意識,建立健全制度。作為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的村居,村情實際決定了村干部很難定時定崗上班,因此,各村要結合實際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明確“兩委”班子分工,做好定崗分責;二是要制定并嚴格執(zhí)行村干部輪值班制度,在無法保證所有干部在村(居)委會辦公的情況下,安排每天有人值班,方便? ?眾辦事;三是實行外出預知制度,所有干部外出時須提前告知,并留有聯(lián)系人的姓名和電話,以方便群眾反映問題和辦理事情。 3.強化法紀意識,堅持為民宗旨。做好黨務、村務公開,主動接受村民的監(jiān)督;講文明,樹新風,接待群眾要熱情,為群眾辦事要細心、耐心,不說“硬”話、“臟”話和“粗”話,切實解決工作方法簡單粗暴的問題;加強黨章黨紀的學習,不斷提高黨性認識,著眼于大局,團結合力,加強班子成員之間的溝通,提高協(xié)調能力,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4.強化節(jié)儉意識,確保清正廉潔。進一步完善村務、財務公開制度,增強透明度,加強群眾監(jiān)督。進一步完善財務收支管理制度,充分發(fā)揮村民民主理財小組的監(jiān)督職能。勤儉節(jié)約、清正廉潔是我們黨一直以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作為在基層第一線工作的干部,更有責任和義務去秉承這一傳統(tǒng),提升我們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村干部要做到厲行節(jié)約,“好鋼用在刀刃上”,要把每一分錢用在該用的地方,杜絕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等各種行為。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團結帶領群眾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落實黨的任務的戰(zhàn)斗堡壘。要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強化農村、城市社區(qū)黨組織建設?!笨傊訌姶寮壐刹孔黠L建設,提高農村干部廉潔從政意識,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對于促進農村各項政策落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作者單位:廣東省新豐縣回龍鎮(zhèn)紀委)
Hash:50fa29367dd6a2e77828d0cd15d51e59be8cc589
聲明:此文由 leaf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