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風景區(qū) 富春山旅游
導讀:富春山風景區(qū) 富春山旅游 1. 富春山旅游 2. 富春山旅游景點 3. 富春山旅游詞 4. 富春山風景 5. 富春山介紹 6. 富春山旅游住哪?
1. 富春山旅游
嚴子陵是余姚現(xiàn)境最早載入史冊的人物之一。他原姓莊,后人因避明帝諱改姓嚴。名遵,字子陵。今橫河鎮(zhèn)陳山人。年輕時就很有名望,后來游學長安時,結識了劉秀和侯霸等人。
公元8年,王莽稱帝,法令苛細,徭役繁重,吏治腐敗,民怨沸騰。王莽為籠絡人心,曾廣招天下才士。侯霸趁機出來做官了,劉秀卻參加了綠林起義軍,決心推翻王莽政權。嚴子陵當時也多次接到王莽的邀聘,但他均不為所動,最后索性隱名換姓,避居僻鄉(xiāng),徹底擺脫了王莽的羈絆。
公元25年,劉秀終于擊敗王莽,在洛陽建立起東漢王朝,當上了皇帝,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光武帝。他登基后,思賢若渴,到處尋找嚴子陵。幾年后,得知嚴子陵披著羊皮隱居在齊國某個地方(今浙江省桐廬縣境內(nèi))釣魚,便立即派人帶了聘禮,備了車子去請,一連請了三次,并親自致書云:“古大有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惟此鴻業(yè)若涉春冰,辟之瘡瘡須杖而行。若綺里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椒f水之風,非朕所敢望?!眹雷恿陮嵲谕普啿贿^去了,才終于來到了洛陽。
這時,侯霸已經(jīng)當上了劉秀的丞相。原來他在王莽失勢時,便及時轉舵,向起義軍靠攏,以后憑著有一定能力,一步步爬了上來。他深知劉秀十分器重嚴子陵,所以一聽到嚴子陵來了,不敢怠慢,馬上派人攜書問候。嚴子陵卻對侯霸那種追名逐利、一味投機的行為十分鄙視,看了侯霸的信后,也不愿回信,只讓來人帶了兩句話去,說是“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絕”。侯霸認為這是挖他的瘡疤,心中十分不滿,從此便想方設法要把嚴子陵攆出洛陽去。嚴子陵則因為看到侯霸這樣的人居然當了丞相,也就不愿再在洛陽呆下去,每天只在賓館里睡大覺,等待回家。甚至當光武帝劉秀親自來看望他,他也閉著眼睛,不理不睬。劉秀知道這位老友性情高潔、孤介,便撫著他說:“子陵呀子陵,你到底為啥不肯出來輔助我治理國家呢?”嚴子陵突然睜開眼來,盯著劉秀說:“唐、堯得天下,是因為德行遠聞,才使隱者洗耳。你何必苦苦逼我呢!”劉秀見一時說服不了他,只得嘆息著登車回宮去了。
過幾天,劉秀又將嚴子陵請到宮中,與他談論舊事,談得十分投機。晚上,還與嚴子陵同榻而臥。嚴子陵在睡夢中把腳擱到他的肚皮上,他也毫不介意。不料此事被侯霸知道了,他便在第二天叫太史官上奏,說是昨夜客星犯帝座甚急,想以此引起光武帝對嚴子陵的猜忌。劉秀聽了卻哈哈大笑,說:“這是我和子陵同睡啊,沒事!”然而嚴子陵卻料定其中必有緣故,他從這件事中,看到了小人的傾軋,官場的險惡,便執(zhí)意不肯再在洛陽留下去了。當劉秀還想要他做諫議大夫時,他終于不辭而行,悄然離去,隱居于富春山下。那里有個“嚴陵瀨”,據(jù)說就是他當年垂釣之處。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光武帝劉秀曾再一次征召嚴子陵,嚴子陵也再一次地拒絕了,并索性回到故里陳山隱居起來,沒過幾年,便老死在這里,享年80。無雙譜贊曰"雖有那,富春煙雨,一蓑一笠人歸隱。"
幾人無故上云臺,心事含羞未許猜。名利當頭嘆歸隱,清風拂水報招徠。
同眠臥榻真天子,六合難搜高士才。不過茫然寰宇下,容他獨自發(fā)閑呆。
嚴子陵的人品確是難能可貴的,然而當時知道的人并不多。直到北宋名臣范仲淹任睦州知州時,在嚴陵瀨旁建了釣臺和子陵祠,并寫了一篇《嚴先生祠堂記》,贊揚他“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嚴子陵才以“高風亮節(jié)”聞于天下。而“嚴子陵釣臺”經(jīng)過歷朝歷代修復和完善,因風景秀麗,山水如畫。如今業(yè)已成為杭州地區(qū)著名旅游景點之一。南宋嘉定年間,陳山嚴子陵墓旁也建起了高風閣,后來還辦了個高節(jié)書院,今均早已湮沒,只剩下一塊墓碑,還保存在峙山公園里。
2. 富春山旅游景點
一大早我們就來到了富陽博物館,富陽博物館位于富春山館,很有藝術氣息。
我們進入富陽博物館,領好講解機以后便進入了展廳。
第一個進入的是《山水富陽》展廳,首先引入眼簾的當然是大廳中央的動物標本,有牛、鹿、鳥il等等,真是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
東北角有一個大屏幕,上面播放著影片,當然是關于自然的咯!屏幕下方就是一座座大山的模型和河道的投影。
根據(jù)墻上的講解內(nèi)容所說,在富陽境內(nèi),山地廣闊,崗巒起伏,氣候溫暖,降水豐沛,“一江十溪”為主的水系,有豐富的水資源和漁業(yè)資源;丘陵山地適宜于多種類野生動植物的生存和繁衍。野生動物570余種,野生植物就有1500余種。有四類礦產(chǎn)有25種。我聽了這些數(shù)字大開眼界,真是太長見識了!
我們到了第二個展廳《千年古縣》,墻壁四周有講解說明,再往遠走一點,就會出現(xiàn)一面土墻,模擬富陽地下文物!有陶器,有鐵器,還有瓷器。這些文物可真多呀,數(shù)也數(shù)不清。我真想伸上手去摸一摸,可是又怕一摸,這些很脆弱的文物,一下子全部都掉到我頭上來。
走廊中間的展柜中是文物實物。我走上前去細細觀看,瓷器是那么潔白細膩,玉石是那么溫潤剔透……穿越千年,經(jīng)歷了滄海桑田,它們在無言地訴說。
我們路過了孫權的青銅塑像,他戴著王冠,身材魁梧,右手持劍,左手背在背后,目光炯炯的看著前方,真是威武!
經(jīng)過一個又一個展廳,我們來到了饒有詩情畫意的展廳門口。這是個月亮門,里面有一顆逼真的松樹模型,樹下還臥著幾塊大石頭。這種詩情畫意感怎么才能留下來呢?反正啊,我現(xiàn)在前面美美地拍了個照片。我像詩人一樣站在松樹旁邊,手持詩卷,朗誦著詩歌呢!
很快我們跑完了所有的展廳,來到了聽講座的地方。這堂講座,老師教我們象形文字,也就是甲骨文。說實話,古文字還真難認,有些字我們一眼就認了出來,有些字呢,我們看了半天就是認不出來。有人說這是雞字,有人猜這是車,有人……
有的時候,大家都認為是同一個字,可是老師一公布答案,卻偏偏是另外一個字,看來大家還得多多了解古文字呀!
老師還給我們做了互動,這可是最好玩的一次講座啦!
3. 富春山旅游詞
朱熹《晦庵詞》 又名《晦庵論》
原文如下:
富貴有余樂,貧賤不堪憂。誰知天路幽險,倚伏互相酬。請看東門黃犬,更聽華亭清唳,千古恨難收。何似鴟夷子,散發(fā)弄扁舟。
鴟夷子,成霸業(yè),有余謀。致身千乘卿相,歸把釣漁鉤。春晝五湖煙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盡悠悠。永棄人間事,吾道付滄洲。 水調(diào)歌頭
雪月兩相映,水石互悲鳴。不知巖上枯木,今夜若為情。應見塵中膠擾,便道山間空曠,與么了平生。與么平生了,◇水不流行。
起披衣,瞻碧漢,露華清。寥寥千載,此事本分明。若向乾坤識易,便信行藏無間,處處總圓成。記取淵水冰語,莫錯定盤星。 水調(diào)歌頭
不見嚴夫子,寂寞富春山。空余千丈危石,高插暮云端。想象羊裘披了,一笑兩忘身世,來把釣魚竿。不似林間翮,飛倦始知還。
中興主,功業(yè)就,鬢毛? ??。馳驅一世豪杰,相與濟時艱。獨委狂奴心事,不羨癡兒鼎足,放去任疏頑。爽氣動心斗,千古照林巒。 水調(diào)歌頭
長記與君別,丹鳳九重城。歸來故里,愁思悵望渺難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煙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徑須醉,無事莫關情。
尋梅去,疏竹外,一枝橫。與君吟弄風月,端不負平生。何處車塵不到,有個江天如許,爭肯換浮名。只恐買山隱,卻要鏈丹成。 水調(diào)歌頭
江水浸云影,鴻雁欲南飛。攜壺結客,何處空翠渺煙霏。塵世難逢一笑,況有紫萸黃菊,堪插滿頭歸。風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節(jié),須酩酊,莫相違。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暉。無盡今來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機。與問牛山客,何必獨沾衣?! ?/p>
4. 富春山風景
富春山居圖是初秋季節(jié)。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于1350年創(chuàng)作的紙本水墨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富春山居圖》描寫富春江兩岸初秋景色,展卷觀覽,人隨景移,引人入勝。樹叢林間,或漁人垂釣,或一人獨坐茅草亭中,倚靠欄桿,看水中鴨群浮沉游戲。天長地久,仿佛時間靜止,物我兩忘。近景坡岸水色,峰巒岡阜, 陂陀沙渚,遠山隱約,徐徐展開,但覺江水茫茫,天水一色,令人心曠神怡。有時江面遼遠開闊,渺滄海之一粟;有時逼近岸邊,可以細看松林間垂釣漁人閑逸安靜。山腳水波,風起云涌,一舟獨釣江上,令人心曠神怡。接著是數(shù)十個山巒連綿起伏, 群峰競秀,最后則高峰突起,遠岫渺茫。山間點綴村 舍、茅亭,林木蔥郁,疏密有致,近樹沉雄,遠樹含煙, 水中則有漁舟垂釣,山水布置疏密得當,層次分明。
5. 富春山介紹
富春山居圖的作者是誰
書畫《富春山居圖》。作者是元代畫家黃公望。
畫分前后兩段。原畫主要是描寫浙江富春江帶的山水景色。所畫富春江兩岸峰巒樹木,似初秋景色,幾十個峰,一峰一狀;幾十棵樹,一樹一態(tài),雄秀蒼莽,變化多端。茂林村舍,漁舟小橋,亭臺飛泉,令人目不暇接,豐富而自然。畫法有董(源)、巨(然)的溫筆披麻皴,也有干筆皴擦,用筆簡練,使水墨發(fā)揮了極大作用。對以后水墨山水畫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
詩詞《富春山居圖 》作者:白玉
東方日初照,
地闊天高,
已是春光無限好,
蛟龍飛舞鳳凰叫,
各領風騷。
揮筆任逍遙,
思潮如濤。
逸情雅雅云外飄,
萬里江山何處是?
唯我獨嬌。
6. 富春山旅游住哪?
仙境塵寰咫尺分,
壺中別是一乾坤。
風雷不識為云雨,
星斗何曾見曉昏。
天目溪源出于天目山,流經(jīng)桐廬縣城與富春江匯合,被酈道元《水經(jīng)注》描述為“連山夾水,兩岸對峙,……水木相映,泉石爭輝”,“溪有十八灘,一灘高一灘”。
富春江美麗的山水風光,激發(fā)了歷代眾多文人墨客的靈感和創(chuàng)作欲望,他們的許多詩文佳作,使富春山水之美得以藝術的升華,并永恒地留駐在人們心里。
悠悠渺渺涉寒波,故寺思歸意若何?
長憶孤舟三二月,春山偏賞富陽多。
《送僧歸富陽》(唐釋。皎然)
歸舟一路轉青萍,更欲隨潮回富春。
吳地陸機稱地主,錢唐蘇小是鄉(xiāng)親。
葛花滿地能消酒,屺子同心好贈人。
早晚重過漁蒲宿,遙憐佳句匣中新。
《送王少府至富春》(唐韓羽)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畫晚晴新。
云低遠樹帆來重,潮落寒沙鳥下頻。
未必柳間無謝客,也應花里有秦人。
嚴光 萬古清風在,不敢停橈去問津。
《富春》(唐吳融)
遠岸齊如剪,澄江平似鋪。
紫鱗仙客馭,金顆李衡奴。
冷疊群山闊,清幽萬象殊。
嚴陵亦高見,歸臥是良圖。
《秋日富春江行》(唐羅隱)
小徑小桃深,紅光隱翠陰。
是非不到耳,名利本無心。
筍進饒當戶,云歸半在林。
何須聽絲竹,山水有清音。
《題小隱書室》(宋范仲淹)
苦雨憐朱夏,小舟眠富春。
余生今可樂,歸作太平人。
《宿富陽舟中》(宋王十朋)
雙櫓搖江疊鼓催,伯符故國喜重來。
秋山斷處望漁浦,曉日升時離釣臺。
官路已悲捐歲月,客衣仍悔犯風埃。
還家正逢雞豚社,剩伴郊翁笑口開。
《泛富春江》(宋陸游)
不到江湖恰五年,歙山青繞屋頭邊。
富春渡口閑舒目,落日孤舟浪拍天。
《下口渡》(宋范成大)
長山瀧石片帆斜,小雨初晴目眩沙。
回首遙看富陽縣,輕煙低照一叢花。
《曉發(fā)富陽縣》(宋方回)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我行三度至,風景數(shù)番新。
凈碧迎窗入,空青拂面勻。
斑斕工點綴,瘦石自嶙峋。
《富春舟中選一》(元李桓)
禹陵云氣近,柏翠護禪關。
只有客常到,不如僧最閑。
春風浙江水,夜雨富春山。
愛此清居處,長歌日暮還。
《真覺院》(元楊維楨)
山從天目下,潮到富春回。
此地扁舟去,吾生幾度來。
林紅晚日落,江白雨云開。
明日須停橈,呼童看釣臺。
《浙江放舟至富陽》(元張以寧)
鸛山臺殿壓春城,下奠群峰鎮(zhèn)百靈。
半石浮黿波影白,一沙橫鮆樹痕青。
鐘魚水國催僧飯,簫鼓江天送客星。
我亦浪游成底事?又隨歸雁落前汀。
《鸛山》(明一初)
一山橫出大江頭,禹鑿當年到此留。
地聳石根迎碧海,天移砥柱立中流。
社壇夜半風云合,城郭春深紫翠浮。
幾度拂衣登絕頂,海門東去是杭州。
《鸛山》(明陳觀)
中沙潮落海天長,疏影紛紛下夕陽。
自是江心棲息處,月明何必憶瀟湘。
《中沙落雁》(明陳興)
揚帆溯流上,秋色競紛紛。
翠荇波仍繡,丹楓壁自文。
路疑千嶺近,山為一江分。
夕照高低出,灘聲遠近聞。
薜衣過木客,椒灑奠桐君。
《自富春至桐廬道中》(明王世貞)
扁舟入谷口,登岸坐苔磯。
異石千層出,孤泉一道飛。
風和梅放早,山僻鳥音稀。
日暮方回棹,鐘聲隔翠微。
《游天鐘山》(明王之獻)
富陽秋色晚,高枕壯江門。
縣僻山圍屋,霜清水長村。
支流源帶歙,浙嶺細分源。
此日探禹穴,應知岳瀆尊。
《富陽》(明侯方域)
百里錢塘路,清江入富陽。
人家環(huán)水曲,山勢壓城墻。
客思同天遠,秋來柳漸黃。
望中風物滿,楓葉更含霜。
《富陽縣》(清梁佩蘭)
十里江山指顧中,波光淡蕩映晴空。
相看形勢無如昔,共嘆英雄所見同。
落照歸帆千點白,曉星海起一絲紅。
孫郎已去煙波沒,當代誰興百世風?
《鸛山》(清邵光尹)
驛路名山應萬重,臨江落日照青楓。
丹青莫訝黃公望,生長層巒迭嶂中。
《富春道中》(清曾王孫)
江流綿淼曲圍沙,村落紛紛聚水涯。
荷插翠移雪后竹,攜筐青摘雨前茶。
誰家客泛三春釀?無數(shù)鶯啼十里花。
本是太平饒氣象,桃源久與種桑麻。
《長沙看桃花》(清牛奐? ??
沿江無數(shù)好山迎,才出杭州眼便明。
兩岸蒙蒙空翠合,琉璃鏡里一帆行。
濃似春云淡似煙,參差綠到大江邊。
斜陽流水推篷坐,翠色隨人欲上船。
煙水蕭疏總畫圖,若非米老定倪迂。
何須更說江山好,破屋荒林亦自殊。
《富春至嚴陵山水甚佳三首》(清紀昀)
秋水漲平沙,秋風送落霞。
隔江一行雁,飛入白蘆花。
《中沙落雁》(清王義祖)
潮落空江吹暮笳,孤城壁立浪周遮。
雙臺名士真千古,三國英雄第一家。
子久畫添山翠重,赤松碑掩篆文斜。
西風隔岸蘆花里,無數(shù)漁舟唱落霞。
《富春懷古》(清王義祖)
水送山迎處,春江第一樓。
故鄉(xiāng)多好景,欲別且勾留。
《丙子歲冬之官江右道中即事選一》(清朱彭年)
城郭江天儼畫圖,高樓望眼入寒蕪。
山連別縣青難了,水浸遙空淡欲無。
犀甲千秋遺跡在,魚竿終古寄情孤。
風帆片片閑來去,付與詩人一拈須。
《登春江第一樓》(清王芮)
春江一帶水瀠回,桃李爭春逐岸開。
惆悵東風殘照里,釣魚船載落花回。
《春江》(清金士芳)
水折帆回到富春,暮春香靄鎖江濱。
不平波似銀光紙,如畫山多荷葉皴。
飛鳥有情憐客夢,孤云無定滯歸人。
隔船喚買鱸魚美,我正秋風賦采莼。
《富陽》(清顧恩來)
青山如畫繞孤城,十里蒲帆第一程。
落日未沉風力鍵,滿江寒色待潮生。
《富春江晚泊》(清何熊)
晚風隔水起漁歌,撥刺銀鱗出碧波。
首夏鰣魚新上市,酒樓月下醉人多。
《富春雜詠選一》(近代許正衡)
家在嚴陵灘下住,秦時風物晉山川,
碧桃三月花如錦,來往春江有釣船。
《自述詩選一》(現(xiàn)代郁達夫)
快艇溯錢塘,秋陽力尚剛。
一江流碧玉,兩岸點紅霜。
木筏鋪灘下,風帆背日張
鰣魚時已過,齒頰有余鄉(xiāng)。
《溯錢塘江》(現(xiàn)代郭沫若)
Hash:451984997ef79ddd7cad4167ff5914b7c1a6e3af
聲明:此文由 謝絕崇拜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