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山關景點基本情況 - 婁山關景區(qū)介紹一下
導讀:婁山關景點基本情況 - 婁山關景區(qū)介紹一下 1. 婁山關景區(qū)介紹一下 2. 婁山關風景區(qū)在哪里 3. 婁山關景區(qū)有哪些景點 4. 婁山關的景區(qū)有哪些 5. 婁山關景區(qū)景點 6. 婁山關旅游景點介紹 7. 婁山關風景區(qū)介紹 8. 婁山關的景點介紹 9. 婁山關景點有哪些
1. 婁山關景區(qū)介紹一下
婁山關景區(qū)是免費的,不需要門票!但是有個地方的表演是自費的。如果你沒有車,到景區(qū)就需要做擺渡車,大概50元。
2. 婁山關風景區(qū)在哪里
遵義旅游區(qū)是大西南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川渝黔金三角旅游區(qū)的重點景區(qū),也是長江三峽國際旅游熱點中生態(tài)旅游的理想之地。初步統(tǒng)計,遵義市共有自然生態(tài),人文景觀和社會資源3個大類、40個品種、100多個景區(qū)(點),其中,有國家級資源14處、省級資源75處。遵義山川秀麗,風光獨特,尤以山、水、林、洞為主要特色。
截至2016年,遵義市有世界自然遺產(chǎn)1個(赤水丹霞);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1個(赤水風景名勝區(qū))、省級6個(習水、婁山關、綏陽寬闊水、仁懷茅臺、余慶大烏江、湄潭湄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3個(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習水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國家森林公園4個(九道水國家森林公園、竹海國家森林公園、燕子巖國家森林公園、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省級4個(習水飛鴿、中國杉王、遵義婁山關、大板水);國家級地質(zhì)公園1個(雙河溶洞國家地質(zhì)公園);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21個(遵義會議會址旅游景區(qū)、赤水大瀑布景區(qū)、燕子巖國家森林公園、水上大天門旅游景區(qū)、四渡赤水紀念館、中國丹霞谷旅游風景區(qū)、匯川區(qū)婁山關景區(qū)、湄潭天下第一壺茶文化旅游景區(qū)、赤水竹海旅游景區(qū)、余慶飛龍寨景區(qū)、赤水市佛光巖景區(qū)、鳳岡茶海之心景區(qū)、仁懷市中國酒文化城、湄潭茶海生態(tài)園景區(qū)、務川仡佬文化旅游景區(qū)、赤水四洞溝旅游景區(qū)、綏陽雙河洞旅游景區(qū)、仁懷茅臺酒鎮(zhèn)、桐梓杉坪旅游景區(qū)、匯川海龍屯旅游景區(qū)、綏陽紅果樹旅游景區(qū))。
紅色之旅景觀有:遵義會議會址、婁山關紅軍戰(zhàn)斗紀念碑、四渡赤水紀念館、遵義紅軍烈士陵園、紅軍街、紅軍遵義總政治部舊址、紅軍遵義警備司令部舊址、茍壩會議會址、中華蘇維埃國家銀行舊址、遵義會議陳列館,婁山關摩崖石刻等。
自然之旅景觀有:中國侏羅紀公園,綏陽九道門,栗元草場旅游度假區(qū),寬闊水自然保護區(qū),習水長嵌溝景區(qū),紅石野谷(楊家?guī)r)景區(qū),五柱峰景區(qū),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余慶飛龍湖,雙河溶洞國家級地質(zhì)公園,三岔河旅游度假區(qū),赤水十丈洞景區(qū),云門囤旅游度假區(qū),遵義三閣公園,遵義楓香溫泉,鳳凰山森林公園等。
名勝古跡有:赤水古城、瑪瑙山軍事營盤、湘山寺、桃溪寺、海龍屯軍事遺址、丙安古鎮(zhèn)、楊粲墓、金鼎山等。
茶鄉(xiāng)之旅景觀有:
茶海之心景區(qū),是中國西部茶海,茶林相間的茶海之心景區(qū),茶海之心紫薇堂茶莊等自然風光。
湄潭,位于于遵義東南側(cè),距遵義70余公里,是中國名茶之鄉(xiāng),處云貴高原,居大婁山脈南麓,烏江北岸。
3. 婁山關景區(qū)有哪些景點
開放
1、景區(qū)售票時間為09:00-16:00,景點開放時間為09:00-17:00。
2、所有游客進入景區(qū)需至少提前一天通過“一碼游貴州”微信小程序?qū)嵜A約,做到“錯峰、錯時”有序旅游。凡省外人員,進入景區(qū)參觀需提供 48 小時內(nèi)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3、游覽過程中請與其他游客保持間距1米以上,文明游覽,全程佩戴口罩、禁止隨地吐痰、吸煙和亂扔廢棄物,服從景區(qū)工作人員的現(xiàn)場管理。
4、對暫未調(diào)整風險等級但有本土陽性感染者報告地所在縣(市、區(qū))(直轄市為街道)的來返黔游客,積極對接當?shù)胤酪咿k,按要求一律實行 “三天兩檢”后方 可進入景區(qū)參觀。
5、婁山關景區(qū)不接待未嚴格執(zhí)行疫情防控規(guī)定的中高風險地區(qū)游客及體溫異常游客。參觀過程中如出現(xiàn)咳嗽、發(fā)熱等異?,F(xiàn)象,請就近聯(lián)系身邊工作人員,或撥打電話0851—28795555。
4. 婁山關的景區(qū)有哪些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边@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憶秦娥·婁山關》中的一闕,詞中的“雄關”即婁山關。婁山關號稱“黔北第一險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我們今天就聊聊這座雄關。
要說婁山關,我們先從大婁山說起。在四川盆地的東南方向、云貴高原北部,有一座呈東北-西南走向,綿亙數(shù)百里的大山脈,海拔約在1500米—2000米左右,它就是大婁山,也叫婁山。大婁山西起畢節(jié),向東北延伸到重慶,是貴州高原與四川盆地的界山,也是烏江水系和赤水河的分水嶺。大婁山山脈的最高峰在桐梓縣的柏枝壩箐壩自然保護區(qū)牛角寨,海拔2227米。
婁山關南距遵義市50公里,在匯川區(qū)與桐梓縣的交界處,正處于大婁山主脈的脊梁上,是一個沿裂隙溶蝕而成的隘口,海拔1226米,關口周圍峭壁絕立,東西兩側(cè)是大小尖山聳峙,南北是峽谷(高差為400米),極為險要。古人稱此關為“萬峰插天,中通一線”,易守難攻。茫茫群山之中,作為極其罕見的缺口,婁山關扼守川黔南北之間通道的咽喉,北拒巴蜀,南扼黔桂,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如今婁山關這里也是溝通南北,連接貴陽、重慶的交通要道,川黔鐵路和蘭(蘭州)海(??冢└咚貵75崇溪河至遵義段(崇遵高速)從婁山關附近穿隧道而過,如今穿過婁山關隧道只需要幾分鐘車程,川黔國道則是沿山間谷地穿過關口。如果有朋友自駕走過這條路,就能深刻體會到婁山關有多險,可以想象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況下,這樣的險關是多么地易守難攻。
婁山關的歷史悠久,原名高巖子,又名黑神埡。《桐梓縣志》載,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楊端應朝廷之募,率領令狐、成、婁、梁、趙、韋七姓族鄉(xiāng)人打敗南詔,收復播州,分土世襲。其部將婁殿邦、梁宗理駐守黑神埡,之后婁殿邦之子婁珊與梁宗理之子梁關繼承父業(yè)共同守關。當?shù)乩习傩辗Q為婁珊梁關,后訛傳為婁山關。
圖-崇遵高速婁山關段
楊氏從此開始控制播州(遵義古稱),長達數(shù)百年。在明朝萬歷年間,播州土司楊應龍反叛朝廷,明朝派二十多萬兵馬最終平定播州。攻下婁山關的是有“明末第一猛將”之稱的劉綎,他后來戰(zhàn)死在薩爾滸之戰(zhàn)的戰(zhàn)場上。平定播州楊應龍后,朝廷曾改婁山關為“太平關”,但人們還是習慣稱為婁山關。
圖-川黔國道婁山關段
作為兵家必爭之地,婁山關發(fā)生的戰(zhàn)事很多。永寧土司奢寅周起兵反明,也曾奪下婁山關;清初李定國、孫可望率大西軍,曾攻破婁山關;清朝咸豐時,楊龍喜率農(nóng)民義軍攻下婁山關,直搗遵義;太平天國時,翼王石達開曾攻破婁山關,率兵入黔。當然,最著名的就是1935年,紅軍長征途中與黔軍大戰(zhàn)婁山關,取得輝煌勝利,確保了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
婁山關現(xiàn)在是4A級旅游景區(qū),如果有機會去貴州旅游,一定不要錯過這個曾經(jīng)的黔北第一險關。
5. 婁山關景區(qū)景點
婁山關游玩看你怎么玩:泛泛的一天就行,如果好好玩需要三天。
6. 婁山關旅游景點介紹
婁山關亦稱太平關,原名婁珊關、婁關,后稱太平關。位于匯川區(qū)與桐梓縣交界處,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關口。關名的來歷,源于古代對婁山山脈的稱謂。
婁山關景區(qū)十大景點分別是:烏江渡、播雅天池、紅花崗區(qū)、? ?凰山、海龍屯、婁山關、天門洞、夜郎鎮(zhèn),婁山關紅軍戰(zhàn)斗遺址,西風臺。
7. 婁山關風景區(qū)介紹
你好我就是婁山關的人從桐梓到婁山關可以做公交車到山腳(3元5)并不一定要打車或者包車之類的因為你既然是去游玩的就不能錯過山腳的風景一路上還可以看看其他的景物撒而且那點吃飯也不貴還很方便的
8. 婁山關的景點介紹
婁山因婁山關而得名,有此一說。 據(jù)《桐梓縣志》載,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太原楊端應朝廷之募,率領婁、梁、趙等七姓族鄉(xiāng)人收復播州,攆走南詔勢力,分土世襲。
其部將婁殿邦分地世守其土,子婁姍與另一個將軍梁宗理之子梁關為表兄共戎高巖子,時稱婁珊梁關。
后黑神埡一帶百姓懷念與婁珊、梁關駐軍的魚水之情,逐將黑神埡更名為“婁珊關”,年久訛稱婁山關,以此得名。
婁、梁二姓族譜也有相似記載。 可見,婁山關并非因婁山得名,而婁山是因婁山關得名。 PS:但也有另一說,關名的來歷,源于古代對婁山山脈的稱謂。因為它是大婁山脈的主峰。但這種說法,沒有歷史出處。
9. 婁山關景點有哪些
婁山關
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
婁山關亦稱太平關,原名婁關,后稱太平關。位于匯川區(qū)與桐梓縣交界處,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關口。關名的來歷,源于古代對婁山山脈的稱謂。它是大婁山脈的主峰,海拔1576米,南距遵義市50公里,在匯川區(qū)與桐梓縣的交界處,北拒巴蜀,南扼黔桂,為黔北咽喉,兵家必爭之地。古稱天險。關上千峰萬仞,重巒疊峰,峭壁絕立,若斧似戟,直刺蒼穹,川黔公路盤旋而過。據(jù)《明史紀事本末》載,萬歷年間,總兵劉與播州土司楊應龍曾激戰(zhàn)于此。人稱黔北第一險要,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
Hash:5468517c36dc4cfe868a046ef9bfc809488a7420
聲明:此文由 鏈世界-開陽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