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周圍旅游景點 清華大學好玩的景點
導讀:清華大學周圍旅游景點 清華大學好玩的景點 1. 清華大學好玩的景點 2. 清華大學周邊景點 3. 清華有什么好玩的景點 4. 清華大學的著名景點 5. 清華大學有啥旅游景點 6. 清華大學最美的景點 7. 清華大學最近的景點 8. 清華大學周圍的景點 9. 清華大學好玩的地方
1. 清華大學好玩的景點
不可以。
為了維護廣大讀者的公共利益,保持圖書館良好的環(huán)境和秩序,經圖書館館長辦公會議討論決定,并報學校備案,重申以下規(guī)定:
1.校內讀者憑本人有效圖書證入館;校外讀者按規(guī)定辦理手續(xù)后入館。
2.清華校友憑校友總會發(fā)放的“校友卡”或畢業(yè)證(或復印件),并附上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可進入校圖書館,在館內閱覽圖書館資源。
3.注意防火安全,嚴禁在館內任何地方吸煙。
4.保持館內整潔衛(wèi)生,禁止將食物及飲料帶入閱覽區(qū)內。
5.保持館內安靜,入館將手持電話置于靜音狀態(tài),閱覽區(qū)內請保持安靜。
6.舉止文明禮貌,衣著整齊,勿著汗背心、拖鞋入館。
7.加強公德意識,勿用物品占用閱覽席位。
8.愛護書刊資料及一切公共財物,請勿涂抹、撕毀、私藏書刊。
9.自覺遵守圖書館各項規(guī)定,服從工作人員管理。
10.對違反上述規(guī)定者,將予以批評教育;情節(jié)嚴重者報學校有關部門進行處理。
由第一條就可以知道,清華大學的圖書館并不是可以隨便進出的,需要有圖書證并且只可以是適用本人的圖書證才可以進入。
2. 清華大學周邊景點
清華大學著名的景點
1、近春園
近春園原是清咸豐皇帝的舊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近春園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園”的中心地帶。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火燒圓明園,近春園內所有房屋被化為灰燼,淪為“荒島”,前后達一百二十余年。到1979年,荒島才被修復。近春園景點的核心景觀是被一諾大荷塘包圍的一座島,島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樹林掩映,島西南側有一古式長廊,此島通過一座漢白玉拱橋與岸邊相連。
2、水木清華
水木清華是清華園內最引人入勝的一處勝景,地處工字廳后門外。四時變幻的林山,環(huán)瓏著一泓秀水,山林之間掩映著兩座玲瓏典雅的古亭,正額“水木清華”四字,莊美挺秀。“水木清華”四字,出自晉人謝混詩:“惠風蕩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闭兄熘蠎矣星宓拦膺M士,咸、同、光三代禮部侍郎殷兆鏞撰書的名聯:“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蕩洵是仙居?!?/p>
3、清華學堂
清華學堂在大禮堂大草坪的東南方,屬于德國古典風格,是建校初期新建的首批校舍的主體建筑。總面積4650平方米。1925年,學校在此設立“國學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導師”--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等曾在此任教。
4、二校門
二校門是第二個學校校大門的簡稱,特指清華大學校園內的一座古典優(yōu)雅的青磚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門楣上書刻有清末大學士那桐的手跡"清華園"三個大字。二校門是為清華園內最具代表性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因此,常被人們認為是清華大學的象征。
5、荷塘夜色
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勝的景色在近春園一帶。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火燒圓明園,近春園內所有房屋被化為灰燼,淪為“荒島”,前后達一百二十余年。
3. 清華有什么好玩的景點
清華大學著名景點:
1.近春園
近春園原是清咸豐皇帝的舊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近春園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園”的中心地帶。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火燒圓明園,近春園內所有房屋被化為灰燼,淪為“荒島”,前后達一百二十余年。到1979年,荒島才被修復。
近春園景點的核心景觀是被? ??諾大荷塘包圍的一座島,島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樹林掩映,島西南側有一古式長廊,此島通過一座漢白玉拱橋與岸邊相連。
2.水木清華
水木清華是清華園內最引人入勝的一處勝景,地處工字廳后門外。四時變幻的林山,環(huán)瓏著一泓秀水,山林之間掩映著兩座玲瓏典雅的古亭,正額“水木清華”四字,莊美挺秀?!八厩迦A”四字,出自晉人謝混詩:“惠風蕩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正中朱柱上懸有清道光進士,咸、同、光三代禮部侍郎殷兆鏞撰書的名聯:“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蕩洵是仙居?!?/p>
3.荷塘夜色
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勝的景色在近春園一帶。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火燒圓明園,近春園內所有房屋被化為灰燼,淪為“荒島”,前后達一百二十余年。
1927年仲夏,朱自清教授感于世變,夜不成寐,夤夜走出家門到這一帶散步,以其精妙的構思和生花之筆寫下名文《荷塘月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象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p>
4.自清亭
自清亭原名“迤東亭”,在工字廳東墻外的土山上。1978年改名“自清亭”以紀念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是我國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詩人和散文學家。他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至今膾炙人口。因自清亭設于此地,很多人誤以為朱先生的《荷塘月色》即亦源于此地,其實不然?!逗商猎律返摹霸肥窃诮簣@環(huán)池的西北隅?,F在近春園東山建有“荷塘月色亭”以資紀念。
5.清華學堂
清華學堂在大禮堂大草坪的東南方,屬于德國古典風格,是建校初期新建的首批校舍的主體建筑。總面積4650平方米。1925年,學校在此設立“國學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導師”--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等曾在此任教。
6.古月堂
古月堂建于清道光,與工字廳西院一巷之隔,總建筑面積約670平方米。初建時是園主的專用書房。梁啟超、朱自清等都曾在這里居住?,F在是學校各總務機關所在地。
7.清華大學大禮堂
大禮堂坐落于校園西區(qū)的中心地帶,莊嚴雄偉,一直被清華師生視為自己堅定、樸實、不屈不撓性格的象征。大禮堂始建于1917年9月,與圖書館、科學館和體育館合稱“四大建筑”。
大禮堂位于大草坪的正北端,大禮堂平面呈正十字形,南端為門廳,北端為舞臺。禮堂采用古城堡風格的大圓頂,屬古羅馬的拜占庭風格,四周各堆砌了一塊巨大的三角頂楣,十字形的坡頂與最高處的銅面穹頂相輝映。門前四根漢白玉愛奧尼克式(一說科林斯式)石柱約兩丈多高,約兩人合抱,柱上縱向凹槽若干條,各凹槽的交接棱角上設計了一部分圓面,花籃式柱頭以毛莨葉作裝飾,形似盛滿花草,整體柱型設計規(guī)范而細膩,充滿生氣,屬古希臘晚期的科林斯風格。禮堂有三個圓拱形刻有富麗精致浮雕的大銅門嵌在漢白玉的門套之中,白色的門廊和紅色的磚墻形成鮮明的對比,門上部的圓拱中有粗細相間的十幾根鋼條拼接出的圖案,在禮堂整個樸素端莊之中? ?添了一分生動活潑,每個正門上方有一個大型窗戶。大禮堂建筑面積約1840平方米,禮堂內有1200個座位。
8.圖書館
圖書館由新館和舊館組成。舊館始建于1916年4月,建成于1919年3月。新館又叫逸夫館,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資和國家教委撥款興建,清華大學關肇業(yè)院士設計。新館與舊館風格基本一致,渾然一體,又不失自身的時代感,新老圖書館一起成為校園中心區(qū)最大的建筑。如何與原有建筑和諧共處,是每一個新建筑都面臨的問題,清華大學圖書館新館在這方面是成功的。這一建筑入選上個世紀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
這是來清華大學游覽不可錯過的八個景點。如果你來到清華園,一定要細細品味他的美
4. 清華大學的著名景點
清華大學沒有大明湖,大明湖在濟南。
清華大學的湖應該是指近春園周圍。
近春園原是清咸豐皇帝的舊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近春園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園”的中心地帶。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火燒圓明園,近春園內所有房屋被化為灰燼,淪為“荒島”,前后達一百二十余年。到1979年,荒島才被修復。近春園景點的核心景觀是被一諾大荷塘包圍的一座島,島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樹林掩映,島西南側有一古式長廊,此島通過一座漢白玉拱橋與岸邊相連。
5. 清華大學有啥旅游景點
清華大學校園十大建筑,個個都是地標,不愧是建筑學名校
清華大學不僅是我國的頂尖名校,校園環(huán)境也是非常的漂亮,校內有很多特色建筑,有不少還獲得了建筑大獎,接下來就詳細了解下清華大學的這些特色建筑。
一、清華主樓
清華大學主樓于1966年5月落成,建筑總面積近8萬平方米,是由清華大學有關專業(yè)的師生結合畢業(yè)設計而自行設計的校園杰作之一。由“西主樓”、“東主樓”和“中央主樓”三部分組成,并以四個“過街樓”聯成一個整體。整個建筑氣勢雄偉,渾然一體,是清華校園中規(guī)模最宏大的建筑群,體現了清華師生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
清華主樓不僅在教學、科研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并且是學校舉辦重大活動、接待重要來賓的主要場所。許多政界領袖和諾貝爾獎獲得者等學術大師、著名跨國公司總裁等企業(yè)名流,都曾在中央主樓向清華師生發(fā)表演講。
二、清華二校門
二校門為清華最早的主校門,始建于1909年,是清華園內最具代表性的標志性建筑之一,被認為是清華大學的象征。二校門為一座古典優(yōu)雅的青磚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門楣上書刻有清末大學士那桐的手跡"清華園"三個大字。站在清華路,北望二校門,可遙看清華大禮堂、日晷和清華學堂等景觀。
矗立在校園主干道上的二校門,在風雨中,默默見證著清華大學的歷史與發(fā)展。它不僅僅是清華園的鮮明標志,更是長期以來清華人勤奮求實、榮辱不驚之品格的象征。
三、清華學堂
清華學堂
這座青磚紅瓦、坡頂陡起、具有德國古典風格的建筑始建于1909年,是建校初期的主體建筑??偯娣e4650平方米。1925年,清華在此設立“國學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導師”—-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以及著名考古學家李濟、文學家吳宓等在這里,形成了清華大學“中西融會、古今貫通”的辦學風格。
四、水木清華
水木清華
水木清華是清華園內最引人入勝的一處勝景,位于工字廳北側,常被與頤和園中的諧趣園相比,被稱為清華園的"園中之園"。"水木清華"一帶的景色設計別具匠心,四時變幻的林山,環(huán)攏著一? ?秀水,山林之間掩映著兩座玲瓏典雅的古亭。因其優(yōu)雅的環(huán)境,水木清華常被清華學子選為讀書學習和小憩之地。
五、大禮堂
清華大學大禮堂
清華大學大禮堂與老圖書館、西體育館和科學館,并稱"四大建筑",是清華建校以來第一批大規(guī)模建筑。大禮堂建成時是國內高校中最大的禮堂,建筑面積1840平方米,高44米。大禮堂的建筑最具有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古羅馬和古希臘藝術風格,羅馬風格的穹隆主體,開敞的大跨結構,漢白玉的愛奧尼克柱式門廊。整個建筑下方上圓,莊嚴雄偉,象征著清華人"堅定樸實、不屈不撓",現在校內的會議、講座及娛樂演出,仍經常在此進行。
六、清華圖書館
清華大學圖書館
清華大學圖書館由新館和老館兩部分組成,整個圖書館的建成共分三期工程進行,時間跨度長達75年。一期工程由美國著名建筑師墨菲設計,1916年4月始建,1919年3月完工。二期工程始于30年代初,因學校發(fā)展需要,在有"南楊北梁(梁思成)"之稱的著名建筑學家楊廷寶主持下,建成了今老館之中部和西部。三期工程(新館)開始于九十年代初,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資,關肇業(yè)院士設計,1991年9月建成。新館既保持了同老館風格上的一致,同時又在許多細節(jié)上有所創(chuàng)新,因而獲得了1993年"國家優(yōu)秀工程設計金獎"。
如果把清華園的建筑當成一首曲調優(yōu)美、旋律高昂的樂曲,圖書館無疑是這首樂曲中最動聽的音符之一。無論春夏還是秋冬,無論旭日東升還是紅輪西墜,每當你走進清華大學圖書館,撲面而來的是淡淡的書香,映入眼簾的是莘莘學子孜孜以求的身影。這里是知識的海洋,這里是求知的天地,這里是通向彼岸的精神家園,這里是走向輝煌的成功之路……
七、工字廳
工字廳
工字廳原名工字殿,是清華園中之主建筑。因其前、后兩大殿中間以短廊相接,俯視恰似一“工”字,故得名。工字廳原有房屋100余間,總建筑面積約2750平方米,院內曲廊縵折,勾連成一座座獨立的小套院,形成這組建筑的主要特色。工字廳門口匾額“清華園”三字為咸豐御筆。
作為一座有近400年歷史的古建筑,工字廳見證了清華的百年歷史。2005年,工字廳曾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qū)文化遺產保護獎"。 現在的工字廳是學校的行政管理中心、文化活動中心和對外交往中心。
八、第六教學樓
清華大學第六教學樓
第六教學樓位于清華大學主樓西北側,為綜合教學科研設施,由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建筑規(guī)模34045平方米,2003年竣工。
六教建筑布局結合校園規(guī)劃與本區(qū)域北高南低的自然條件,結合教學模式和使用者的環(huán)境行為,將建筑分為相對獨立的A、B、C(即中、小、大)三個教室區(qū),各區(qū)圍繞中心廣場布置;將C區(qū)設計為1/4圓形,既與其使用功能相契合,同時也巧妙地保留了地段內五棵古松,營造出頗具校園文化氣息的主題環(huán)境,該建筑風格質樸典雅,體現了校園建筑內在的文化特質。
六教曾榮獲第十屆首都規(guī)劃建筑設計匯報展"十佳設計方案獎"及"公共建筑優(yōu)秀設計方案獎"、2005年度教育部優(yōu)秀建筑設計三等獎。
九、綜合體育館
清華大學綜合體育館
綜合體育館位于清華大學校園東區(qū),沿主樓中軸線上,與東大操場圍合成一個體育中心區(qū)。綜合體育館是一座集體育比賽、訓練、教學、會議、演出為一體的綜合性場館,比賽場地最大55m×35m。比賽大廳結構上采用110m跨度鋼筋混凝土大拱,懸掛輕型屋面,體現體育建筑的力量美。兩拱 之間為采光天窗,充分利用自然光線進行平時的訓練及教學。該建筑榮獲2003年度教育部優(yōu)秀勘察設計評選建筑設計二等獎、2004年度建設部優(yōu)秀勘察設計三等獎。
十、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清華美術學院新教學樓位于主校區(qū)東區(qū),中央主樓東南方向,建筑總面積62,000平方米,由美國帕金斯威爾公司設計。新教學樓主要包括教學區(qū)、實習區(qū)、科研圖書區(qū)、教學管理區(qū)及公共空間等。
新教學樓按照交流與融合的理念,集行政、教學與工藝美術創(chuàng)作于一體,促進學科之間的融合和師生之間的交流,實現資源共享,體現了面向21世紀的藝術教育理念和特色。其建筑的復雜性、功能的綜合性、工藝的特殊性,以及施工的難度和緊迫性為近年來清華基建工程所未遇。
工程建設的一大難點是工藝十分復雜,不但建筑空間異乎尋常,而且玻璃、陶瓷、金工、版畫等28個專業(yè)系、所對應的工房,對消防、通風、動力、給排水等系統(tǒng)都提出了與眾不同的需求。投入使用后,美院大樓前經常舉辦畢業(yè)生作品展、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各類雕塑展等藝術活動,將行政教學與藝術生活完美結合。
清華大學理學院樓
清華大學占地面積有6000多畝,不僅在北京的高校中是最大的,才全國高校中也是排在前列的,除了以上這十處建筑,清華大學還有端莊古樸的科學館,有國內規(guī)模最大的現代化學生公寓——紫荊學生公寓,有西洋風韻和現代氣息并存的理學院樓等等??傊谇迦A,每處建筑都很有特色,都能感受到這所頂尖學府的別樣魅力。
6. 清華大學最美的景點
清華大學周邊景點,西門附近有未名湖,校景亭,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蔡元培像,正覺寺南門,圓明園遺址公園南門,臨湖軒,天王殿,北大博雅國際酒店-溫泉。三圣殿,文殊閣,綺春園宮門,迎暉門,鑒碧亭,恩佑寺北門,等旅游景點,繼續(xù)玩下去就到了圓明園遺址博物館!
7. 清華大學最近的景點
清華大學八大景點分別是:水木清華、荷塘夜色、清華學堂、近春園、自清亭、二校門、清華大學大禮堂與清華大學圖書館。
8. 清華大學周圍的景點
北大和清華離圓明園最近,其次是頤和園,可以順便去逛。圓明園,從清華西門走著就可以到了。頤和園,在北大西門坐車向西兩三站地的樣子?! A明園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相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也叫圓明三園。圓明園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面積五千二百余畝,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積達16萬平方米,有“萬園之園”之稱。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時節(jié)會來這里理政,故圓明園也稱“夏宮”?! ☆U和園,北京古代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國家重點景點,坐落在北京海淀區(qū),距城區(qū)十五公里,占地約290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現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9. 清華大學好玩的地方
清華大學在北京就海淀區(qū)一個本校區(qū),朝陽區(qū)一個清華美院。
本科生研究生都在一起,不過本科生住紫荊公寓。清華校園按照南門主路(學堂路)分為東區(qū)、西區(qū)。西區(qū)校園為老校區(qū),以美式的校園布局和眾多西洋風格的磚石結構歷史建筑為特色。大禮堂為中心景觀,圖書館(一、二、 三期工程)、科學館、清華學堂、同方部、西體育館及理學院等建筑分布其間,原王府庭園工字廳、古月堂、水木清華等古建? ??及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述的“荷花池”(近春園遺址)則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的園林風格;東區(qū)則以1950年興建的蘇式主樓為主體,以及建筑館、明理樓、經管學院、逸夫科技館等現代風格的建筑物。Hash:71f11402a9fa83e9445ed79891abf7259f9d202e
聲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