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碗泥嶺窯址(含碗泥嶺窯址、公路邊窯址)
洪州窯是我國唐代六大青瓷名窯之一,現經(jīng)考古發(fā)現全市有古窯遺址30余處,碗泥嶺是其中之一。
此窯址在鐵路與石江鄉鎮相鄰界的碗泥嶺和水庫周?chē)陉?yáng)夏坊下窯坑和鉗石村楓樹(shù)下一帶有較高的龍窯包數座。地面瓷片堆積豐富,層厚四一五米,有青白釉和黑釉瓷兩類(lèi),考古挖掘的器物有缸、缽、罐、碟和歸依瓶等殘件,為洪州窯晚期延續窯址,因而有“先有碗泥嶺,后有景德鎮”之說(shuō)。
現在的碗泥嶺制陶場(chǎng)長(cháng)期有效傳承了洪州窯原始的傳統手工技藝,采泥、踩泥、制坯拉坯,燒煉和上釉等工藝均屬純粹古老技藝,被稱(chēng)為“洪州窯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