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通寺在福建哪里?
導讀:靈通寺在福建哪里? 一、靈通寺在福建哪里? 二、靈通山懸空寺要走很多路嗎? 三、平和靈通山有啥好玩的? 四、福建深山的神奇建筑!堪比山西懸空寺卻少有人知,百度百科查不到 五、2020-04-06靈通山
一、靈通寺在福建哪里?
中華人民共和國靈通寺靈通巖即靈通寺,位于主峰之一的擎天峰,海拔920米,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坐東朝西,面向漳州市第一高峰大芹山,其寺利用火山巖多年風化、侵蝕形成的天然石室修建佛殿,面積為910平方米,正中題寫“大雄寶殿”,殿內壁是天然巨石,殿中供奉著手握經(jīng)卷的南海觀世音菩薩和三寶佛像,莊嚴慈祥,神態(tài)可親。大殿兩邊供奉著十八羅漢,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巖洞南邊有個從巨石縫中滲出的清泉,積水為池,池水甘甜清冽,名為觀音泉,據(jù)
說此泉水可祛邪避暑,延年益壽。在觀音殿前,俯視萬丈深谷,危巖深澗,仰望巨石擎天,云霧繚繞,風光綺麗,給人以登高居險的感覺。
靈通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靈通風景區(qū)。早在唐朝就已經(jīng)建立的寺廟,距今已經(jīng)有將近1500年的歷史了。通靈寺位于靈通山,在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的西北部通靈山,也叫做閩南第一山,是國家級地質公園。通靈山里的景觀也非常多,有高險的山峰,有奇特的巖石,天上飄著的朵朵白云,山間流淌的清泉。靈通山上的巖石是火山爆發(fā)后形成的蜂窩狀巖石,一路上山,你可以看到許許多多奇形怪狀的峰壁。不過最吸引人的是那座隱匿在山間的靈通寺。
二、靈通山懸空寺要走很多路嗎?
游靈通山“懸空寺”小貼士:
1. 靈通山,號稱“閩南第一山”,位于福建漳州市平和縣西南的大溪鎮(zhèn),距平和縣城56公里,距漳州市116公里,距廣東汕頭市145公里,距離廈門168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走高速在靈通山下高速,走S309省道進入大溪鎮(zhèn),建議在鎮(zhèn)上吃午飯比較經(jīng)濟實惠。
2. 大溪鎮(zhèn)有盤山水泥路面的鄉(xiāng)道到收費口,景區(qū)門票20元/人,沒有半票優(yōu)惠,軍人、70以上老人憑證件免票,小汽車進入景區(qū)10元/輛,景區(qū)山腳下有停車場。
3. 通往“懸空寺”的登山道為花崗巖鋪砌的臺階,上山大約需要50分鐘左右,下山40分鐘左右,很是耗費體力,建議在登山前備足飲用水。
4. 山上靈通寺有簡易賓館,周一至周四雙標180元/間,周五到周日200元/間,可以訂餐。
三、平和靈通山有啥好玩的?
現(xiàn)在幾乎每次回去都會去一趟靈通山,燒香拜佛。一般我們都自帶東西,上面也賣,只是比較貴。走長長的石梯,看小山泉。如果體力足夠可爬到山頂,會有很窄的小鐵梯攀在石壁上,很陡。以前爬到山頂一次,有幾個同學恐高,不敢爬只好在下面等哈哈。如果你去的時候天不是特別晴朗,有可能在山頂還能感受到云霧繚繞,很像仙境。在大殿外有個觀音,你有空的水瓶子就不要丟掉,可以拿到那兒添點油箱錢去裝觀音水,以前我們會帶一些回來和家里的水一起用。還有許愿缸,用硬幣的。上面也有飯店,還有賓館。靈通山是戶外爬山的好選擇,如果是在旅游旺季也是比較擠的。可以錯開節(jié)目大假的時候去,可以看的景色也比較全??达L景,愛爬山,燒香拜佛,祈福平安。靈通山歡迎你! 如果覺得我說的滿意,歡迎采納!謝謝!
靈通山以險峰、奇石、清泉、飄云為四大特色,一路上泉水叮咚。(靈通巖海拔高1287米,主要景點有靈通大佛、菊花引路、三蟲游斗、 三童弄獅、畫眉跳架、珠簾化雨、猛虎守峽、五鯉朝天、九牛拖車等十八景。)
走不到二十分鐘便看到一個小瀑布,再往上走一會兒,抬頭往天上看,就會看到靈通巖。從巖上還有不少水流下,形成雨滴,大晴天還得打傘才能通過。經(jīng)過一個小時的爬行,到達最富特色的寺高廟,其由11根水泥柱支撐建在懸涯上。廟不大,名 氣不小,主體由福建和廣東各一家公司捐資50萬修成。商業(yè)化還不太強,經(jīng)商者很隨和,東西也不太貴。
靈通山位于福建漳州平和縣大溪鎮(zhèn)境內,方圓十五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287米,由獅子、紫云、玉屏、棲云、擎天、大帽、小帽七大峰三十六群組成,山體是一億兩千萬年前火山爆發(fā)多次沉積而成的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區(qū)以險峰、奇石、清泉、飄云為四大特色,七大峰,峰峰以方圓數(shù)公里直插云霄,其獅子、文殊、鷹嘴、羅漢、巨蟒、象壁等象形石,如刀刻如斧鑿如鑲補,鬼斧神工,栩栩如生,尤其是321米世界“第一天然大佛頭像”和珠濂化雨千米飛瀑為景區(qū)獨特的風貌。明黃道周先生在《梁峰二山賦》中稱之“其峰三十有六,一一與黃山相似,或有過焉,無不及者”。靈通山六大景區(qū)的“通靈寶鏡、靈通奇觀、獅峰眺海、朝天古寺、天堂勝景、水上樂園”和五巖十寺十八景極具回歸自然魅力,集觀光度假,宗教朝勝,訪古探幽,娛樂休閑,避暑療養(yǎng)為一體的旅游勝地。
通靈寶鏡、靈通奇觀、獅峰眺海、朝天古寺、天堂勝景、水上樂園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那里有山有水,去了就知道那里有什么好玩的,我也是平和的,別人說的只是一半半,要自己親自去看一下玩一下才什么知道有什么好玩的了.
四、福建深山的神奇建筑!堪比山西懸空寺卻少有人知,百度百科查不到
中國有多少懸空寺?記錄在百度百科的有13座,最知名的當然是山西恒山懸空寺,此外還有河北省井陘縣蒼巖山懸空寺、河南淇縣朝陽山懸空寺等等,世界上有多少懸空寺?這個我真不清楚,只知道不丹有座著名的虎穴寺,就位于崖壁之上,但還有多少懸空寺,就真的不得而知了。
但即使是百度百科,也沒有記錄福建也有一座懸空寺, 靈通山崖壁之下的這座懸空寺真的鮮為人知。
靈通山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西南部,主要景點在大溪鎮(zhèn),距平和縣城56公里,距漳州市區(qū)116里,平均海拔500―600米,主峰擎天峰海拔1287.4米,與漳州第一高峰大芹山(海拔1544.8米)相峙而立。靈通山以險峰、奇石、清泉、飄云為四大特色,自然景觀自古有七峰、十寺、十八景之稱,但最不可錯過的是“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和“珠簾化雨千米飛瀑”兩大景觀。
山西懸空寺名揚四海,福建懸空寺鮮為人知,到過靈通山靈通巖之后,相信你會被崖壁上的這些建筑深深震撼。
這是位于山間的售票處,購買門票后,車輛可以繼續(xù)上山,山上有兩個停車場,小停車場距離主要景點靈通巖很近,但由于停車容量有限,車輛停滿后,就會被引導停到幾公里外的青云寺大停車場,從大停車場到靈通巖較遠,所以上山要趁早。
看見崖壁間的建筑嗎?這就是靈通巖,真不知道古人是如何想到在那里修廟的,今天由于云遮霧繞,看不出這山峰的巨大,其實這是兩座石峰高達數(shù)百米。
通過售票處后,沿盤山公路蜿蜒而上,車子經(jīng)過松樹坪,此時千萬不要錯過了靈通山兩絕之一,你看出來是什么嗎?
看過這張圖片你就一目了然了,從佛髻到眼睛,從鼻子到嘴巴,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再來看實景,佛頭呈45度仰望天空,不能不說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今天佛髻上還有云霧繚繞,更是猶如仙境。
拉近一點看,額頭上疙疙瘩瘩,正如佛髻,眼珠乃至雙眼皮都栩栩如生,鼻梁挺直,連鼻孔都若隱若現(xiàn)。
融天地造化之奇妙,無人工斧鑿之痕跡,我見識過許多象形的山石, 但這尊佛頭,無疑是相似度極高的之一,凝視著佛? ??眼珠,竟覺得可以傳神。
停車在小停車場,停車場旁山下有一片桫欏林,有桫欏18株,這種恐龍時代極其茂盛的蕨類,如今已是國家一級保護瀕危植物。
靈通山位于閩西南,正是中國土樓的聚集地,可見山下的村莊中也有三座圓土樓。
爬山約半小時便來到了靈通山精華靈通巖所在地,這是通往靈通巖的棧道。
靈通巖完全建于崖壁直上,懸空而立,視野極其開闊。
棧道全部懸掛于山崖間,今日水泥護欄,已經(jīng)看不出險要,真不知古時通往靈通巖的路會是怎樣的。
靈通山最初叫做大礬山,后來因有大鵬鳥常來此棲息,稱大鵬山,又因此山盡是楓樹,秋日層林盡染,滿山紅遍,因而又稱大楓山,隨著楓樹減少,唯見此山高聳入云,人們又稱大峰山。
直至明末,附近銅山人(今東山縣)黃道周為大峰巖題下“靈應感通”四個字后,人們始稱大峰巖為靈通巖,把大峰山稱之為靈通山。
這是靈通山的一大盛景“珠簾化雨千米飛瀑”,可惜當天并沒有形成飛瀑,看網(wǎng)上宣傳圖片,此高山之上,有瀑布飛流直下,剛好掛在靈通寺前,如夢如幻,充分體現(xiàn)“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之神奇。
靈通巖之主殿圓通寶殿,中間端坐三尊佛像,代表著現(xiàn)在世佛、過去世佛和未來世佛。
當?shù)厝饲巴`通山的主要目的就是前往靈通巖燒香拜佛,游山玩水的游客貌似還沒有香客多。
國內懸空寺最有名當屬山西渾源懸空寺,在河北、河南、青海、云南、浙江等地的懸空寺也都有一定名氣,但福建懸空寺真的名聲不響。
這座山峰足有數(shù)百米高,寺廟群建于半山崖壁,圍欄之外便是百米以上的懸崖,十分險峻。
楊柳甘露,滋潤心靈,好山有好水,靈山有圣水,圣水不可錯過。
圣瓶出甘露,一滴遍十方。
靈通巖下有七星排井,以志黃道周、徐霞客、林氏、陳天定、張士良、陳揚美、張一棟七位和靈通山有關聯(lián)的賢士,除了徐霞客外,都是漳州人。
靈通七賢,首推黃道周。黃道周是漳州銅山(今東山)人,為明末最負盛名的學者和抗清愛國志士。黃道周對靈通山情有獨鐘,青少年曾在山上讀書,成名后又多次攜侶游山,吟詩唱和。他在《梁峰二山賦》中稱贊靈通諸峰“與黃山相似,或有過焉,無不及者?!币苍S“小黃山”就是這樣來的。
黃道周20歲時就住在靈通山讀書,后來經(jīng)過邑試、郡試、鄉(xiāng)試均名列前茅,38歲殿試中進士,48歲時被貶官后,又到靈通讀書和講學。在黃道周出仕為官后,多次邀請徐霞客、林軒、陳天定、陳楊美筆友人游覽靈通山,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話和辭章。
驢祖徐霞客那時已經(jīng)玩出了境界,成為了當朝的 旅游 大咖,四處受人邀請接待。
離開靈通巖,靈通山還有不少去處,大停車場在青云寺,靈通巖至青云寺山間主要路徑,而其他大多是登山路段,游客極少。
通往通天臺前石壁上的“極目九霄”四個大字。
靈通山上好幾處景觀都是這樣的梯子上下,可見山路之險峻。
通天巖是個山石小平臺,大概也就20來個平方,但可以極目遠眺,可以吹風賞景,非常愜意。
俯瞰靈通巖后的山間涼亭。
此圖可見靈通山山勢挺拔,似如平地而起,非常險峻。
有興趣也可以去攀登擎天峰,但山路非常崎嶇,需要一定的體力。
網(wǎng)上關于靈通山的信息非常少,但惟妙惟肖的天然大佛,或是懸于萬丈崖壁的靈通巖寺,都是極其震撼的景觀,靈通山雖然是中國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級風? ?名勝區(qū),卻依然藏在深閨人未知。
#自駕闖天下#
五、2020-04-06靈通山
20200406游福建靈通山。以下圖文來自百度百科。
靈通山又稱大峰山,位于 漳州市 平和縣 西南部。因年代久遠,歷經(jīng)滄桑,山名也隨之更迭。起初叫大礬山,因常有大鵬鳥來此棲息,又稱 大鵬山 ;當時山上盡是楓樹,秋日層林盡染,滿山紅遍,因而又稱大楓山;隨著楓樹的減少,唯見此山高聳入云,又以大峰山之名,載入史冊;直至明朝大學士 黃道周 為大峰巖題下靈應感通四個字后,人們始稱大峰巖為 靈通巖 ,大峰山也因此稱為靈通山。
靈通山,號稱“ 閩南 第一山”??,是大溪鎮(zhèn)閩臺客家文化的生態(tài)旅游城鎮(zhèn)主要景點之一。2011年入選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名單,2012年入選第八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具有險峰、奇石、飄云、清泉、幽谷、迷洞之秀,素有“小 黃山 ”的美譽。據(jù)專家考察,靈通山的地形是1.13億年前由陸相沉積、火山多次噴發(fā)形成的深切割中山地貌類型,上有巨石擎天,下有深谷清泉,險峻雄奇,全國罕見,福建獨一無二。 是集觀光覽勝、宗教朝圣、登山運動、避暑療養(yǎng)為一體的旅游勝地。?
位于中國柚都,福建省漳州市 平和縣 西南部,主要景點在大溪鎮(zhèn), 距平和縣城56公里,距漳州市區(qū)116公里,景區(qū)總面積36.3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600米,主峰擎天峰海拔1287.4米,與漳州第一高峰―― 大芹山 (海拔1544.8米)相峙而立。
景區(qū)以險峰、奇石、清泉、飄云為四大特色,七大峰,峰峰直插云霄,其獅子、文殊、鷹嘴、羅漢、巨蟒、象壁等象形石,如刀刻如斧鑿如鑲補,鬼斧神工,栩栩如生,尤其是321米世界“第一天然大佛頭像”和“珠簾化雨千米飛瀑”為景區(qū)獨特的風貌。
中文名? 靈通山? ? ? ? ? ? ?外文名? lingtongshan? ? ? ? ? ? ? ? ? ? 別????名? ?大峰山? ? ? ? ? ? ? ? ?原????名? 大礬山
坐????標? ?東經(jīng)117°,北緯24°2′? ? ? ? 地理位置? ? ?福建省漳州市 平和縣 西南部? ? ? ? ? ? ? ? ? ? ? 開放時間? ?全天? ? ? ? ? ? ? ? 建議游玩時長? 半天
適宜游玩季節(jié)? 秋季適宜游覽? ? ? ? ? ? ? ? 隸屬區(qū)域? ?福建省漳州市 平和縣 ? ? ? ? ? ? ? ? ? ? ?門票價格? ?靈通山門票為20元/人停車費5元
景區(qū)地址?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 大溪鎮(zhèn) 靈通山
靈通山水?
靈通山又稱大峰山,其中“獅子峰”猶如雄獅盤距在峭壁之間,最為險峻。靈通巖上的靈通寺,建于天然石洞之中,上有盤石覆蓋,下面是懸崖絕壁,唯有一條“天梯”小徑可以攀登,地勢十分險要。
靈通山六大景區(qū)的“通靈寶鏡、靈通奇觀、獅峰眺海、朝天古寺、天堂勝景、水上樂園”和五巖十寺十八景極具回歸自然魅力。此外,景區(qū)內還有臺灣“阿里山之神” 吳鳳 故居、 黃道周 講學處、 江寨村 的濟陽江氏 金豐 祖派大宗祠( 夢筆堂 )、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世界最大土樓―― 莊上土樓 ( 客家民居 )。與靈通山距離不算很遠的,還有世界文學大師 林語堂故居 、閩南著名的千年古剎 三平寺 等。
靈通山位于東經(jīng)117°,北緯24°2′的平和縣境之西南部。靈通山雖有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然以僻在遐荒,舟車修阻,瓢鼓限于魚津,冠蓋回于雁翼,徒為樵夫豎指顧動色,雖在鄉(xiāng)邑之內,無復知之者?!保ǔ鲎浴读悍宥劫x》)加上開發(fā)較晚,所以知名度與其本身的魅力并不相稱。
景點
珠簾化雨
七峰:獅子峰、紫云峰、玉屏峰、棲云峰、擎天峰、大帽峰、小帽峰;
五巖:天中巖、紫石巖、青云巖、? ?子巖、旭日巖;
十寺:靈通巖寺、慈云寺、青云寺、朝天寺、祥云寺、白花寺、天堂寺、碧樺寺、天中寺和紫云寺;
十八景:菊花引路、畫眉跳架、云梯取月、珠簾化雨、石蟬飲露、玉洞回風、七井排星、巨石擎天、猛虎守峽、九牛拖車、三蟲游斗、五鯉朝天、仙人聚會、和尚背尼、神碑庇航、獅峰眺海、擊鼓回音、三童弄獅;
新八景:靈通大佛、石齋書屋、歸德王陵、觀音布施、擎峰觀日、幽澗尋魚、仙女沐池、清霄雷神。
自然特色
靈通山自然以險峰、奇石、清泉、飄云為四大特色。
險峰? ? 亭立險峰
靈通山勢巍峨雄偉,山峰千姿百態(tài)。
古人詩云:“誰云閩山無勝境,此峰秀特峙南天?!?/p>
黃道周 在《峰二山賦》中稱贊大峰山其峰“三十有六,一一與黃山相似,或有過焉,無不及者?!?/p>
清代平和知縣王相在《登大峰山即景》詩中也說:“奇峰十七接表霄,海涌連天入夢遙?!?/p>
靈通山著名的山峰有獅子峰、紫云峰、玉屏峰、棲云峰、擎天峰、大帽峰、小帽峰、稱“靈通七峰”。
奇石
石蛙鳴天
大凡奇石,都是經(jīng)過千百萬年的風化、侵蝕,許多山石釀成為了光怪陸離的形狀,有的像人士,有的像鳥獸,有的似虎豹,比擬不盡,爭奇斗巧。
靈通奇石,更是與眾不同。有堪稱世界之最的“靈通大佛”,還有“觀音布施”、“和尚背尼”、“猛虎守峽”,“九牛拖車”等等,無不惟妙惟肖,耐人玩賞。
飄云
人間仙境
飄云是靈通四絕之一,有“足底閑云屐齒生“之說。那虛無飄緲的云霧,有時從同壑冉冉而升;有時又在山腰飄忽,忽而平靜,輕柔如絹;有時上下翻騰,云浪滾滾,高山尖峰在云霧中忽隱忽現(xiàn)。
古人說:“云以山為體。山以云為衣”,很能說明靈通的山和云的關系。
清泉
望月聽泉
清泉流水也是靈通山一大特色。
靈通七個主峰峽谷中,均有清泉從巖縫中滲出,匯成涓涓細流,在山谷中,石縫中蜿蜓穿行。有的清冽甘美,可飲可浴,被譽為“仙水”、“瓊漿”,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珠簾化雨”,一股清泉從千米高峰直瀉而下,如一道珠簾,給靈通寺蒙上絢麗的面紗,靈通清泉就是以其特有的風貌博得游客的贊賞。
人文風采
名字由來? ?靈通山,最早叫大礬山;因有大鵬鳥常來此棲息,又稱 大鵬山 ;又因山多楓樹,秋日層林盡染,滿山紅遍,
靈應感通
故有大楓山之名;隨著楓樹的減少,唯見此山群峰聳立,又稱之為大峰山,載入史冊;直至明 黃道周 在大峰巖題下“靈應感通”四個字后,人們始稱大峰巖為靈通巖,把大峰山稱之為靈通山。?
人文歷史
靈通山自然景觀美妙絕倫,人文景觀更是豐富多彩。據(jù)民間傳說,靈通山是八仙巡游造的景,是觀音菩薩的道場,佛道二教都給名山披上濃郁的傳奇色彩。在唐代,“開漳圣王” 陳元光 曾在獅子峰建一巡邏臺,遺址尚存。 陳元光 還將其父 陳政 的墳墓從云霄將軍山遷葬于此。明朝著名學者和抗清愛國志士 黃道周 是“靈通之神”。他青少年時代曾經(jīng)在靈通山上讀書,靈通山下教書?!岸聪贾v舍荒初業(yè),空屬流云寄掃壇?!?黃道周 出仕為官后,多次邀請 徐霞客 、林軒、 陳天定 、 陳揚美 等友人游覽靈通山,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話和辭章。
更有世界最大土樓―― 莊上大樓 ,鑲嵌于靈通西南谷地,與靈通互相映襯,相得益彰。莊上大樓位于平和縣 大溪鎮(zhèn) 莊上村,建于清代順治至康熙年間,南北相距220米,周長700多米,樓高9米? ??占地34650平方米;環(huán)山而建,樓中有山,是其最大特色。
莊上土樓
臺灣阿里山之神 吳鳳 ,出生于靈通山東南山麓壺嗣村,“前賢仁義海峽證,靈通阿里兩山清?!闭媸敲伺c名人相互增色,土樓瑰寶與靈山秀水爭奇斗艷。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明清以降,文人騷客,名家大腕,常會于此,仕農(nóng)工商,不分貴賤,仁山智水,齊聚于斯,舉不勝舉,枚數(shù)不齊。靈通十八女將在此開山種茶育果,就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轟動華東,聞名遐邇。
主要景點
靈通大佛
靈通大佛為世界最大天然景觀大佛。
沿盤山公路蜿蜒而上,車子經(jīng)過松樹坪,從南面遠眺靈通山最富魅力的山峰――小帽峰,從山上至山麓數(shù)百米高的整座山峰,酷似一尊佛祖頭像,造型逼真,其額、眼、鼻、嘴、下巴、乃至臉部肌肉紋理、線條都十分清晰,比例準確。大佛頭像呈45度仰臥狀,傲視南天,妙相莊嚴、栩栩如生,造形完美。融天地造化之奇妙、無絲毫人工斧鑿痕跡。無數(shù)游人為這世之罕見的參天大佛贊嘆不絕。
珠簾化雨
靈通景區(qū)著名景點之一:靈通巖長年流泉飛瀑,猶如珠簾高掛,身臨其境,嘆為觀止。該景觀是福建省唯一、全國少有的,充分體現(xiàn)出“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之神奇。
幽澗尋魚
靈通山幽谷坑澗中有一種稀有小魚,當?shù)厝朔Q之“娃娃魚”,屬兩棲綱蠑螈科動物。生長在深山清冷坑谷之特定環(huán)境中,舍此而居,則很難成活。觀到此魚,被視為幸運吉祥。游人在氣候適宜時,在靈通山坑谷中透過清澈見底的水面,細心探尋抑或可看到約7-10厘米長的小魚在水里游弋,此魚背和體側都呈黑褐色,有蠟光,頭腹扁平,緊貼石壁,尾側扁,四肢細長,顯得十分可愛。有專家稱為“山椒魚”。 它是一種極稀有、珍貴的魚類,是冰川時期遺留下來的活化石,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觀者認為,它的珍貴不但在于它的稀有,還在于它獨具清靜、幽雅的品格,能見到它乃十分有幸,從而吸引著無數(shù)游人爭相觀賞。
擎峰觀日
擎天峰是靈通山的主峰之一。海拔1287米。從底下看懸崖絕壁,筆直尖削,無立足之地,其實峰頂坡度平緩,象個大平臺,能容立百人。登上山頂,看四周諸峰都變得矮小,天空十分遼闊,大地浸沒在云霧里。凌晨登頂,便可看到宏偉的景象:夜幕徐徐退去,東方漸漸發(fā)白,迎來絢麗的霞光,太陽在晨曦中冉冉升起。非親臨其境就無法領略到這里的無限風光。游者拂曉出了靈通寺賓館,沿著山麓斜坡南行,在“擎天”石刻處拐彎向上,順著山峰之間的小道時而穿洞,時而攀援,有時從石縫間擠身而過,饒有趣味,險陡的地方有七段鐵梯扶手,頗為安全,黎明即可到達峰頂。當你迎著拂面的晨風,觀看日出的壯麗圖景,攀登之勞累早已融入九霄云里了。
觀音布施
此景亦是靈通山自然奇觀之一。從北面山下方向看小帽峰,主峰前數(shù)丈,有一柱巨石,像婷婷玉立的觀音,頭部、身段比例準確,身材十分勻稱,神態(tài)安靜慈祥,面朝東北,雙手合十,頭上樹木如冠,身上拂袖飄然,默然而立,口中念念有詞,形神逼真,惟妙惟肖。觀此景如沐慈悲,故謂“觀音布施”。
獅峰眺海
獅子峰高聳入云,登峰遠眺,云霄、東山,山海蒼桑,盡收眼底。峰上觀日出,朝陽從大海冉冉而起,把山海萬物與絢麗朝霞融為一體,美不勝收。相傳此乃曹國舅見獅峰尖端直插云里,故吹氣撫平,造成大平臺,讓人觀瞻。
畫眉跳架
位于擎天峰南麓之山洼,長期以來,由于峽谷水流沖刷,亂石集積到一起,形成? ??坑坑洼洼的亂石山坳。昔日從青云村進山,此地是必經(jīng)之道。相傳此乃仙人藍采和召亂石鋪筑,行人過此須以跳代步,猶如此林間的畫眉跳架,跳躍前進,因而得名,進山人走走跳跳,別有趣味,不知疲倦。
仙女沐池
大帽峰與小帽峰的狹谷溪澗中段,亭閣下,其間水流潺潺,由于上頭流水長年沖擊,把下面巖石沖成凹狀,形狀如盆,直徑二米余,狀如天然浴池,池內水清見底,注入之水經(jīng)池旋回而溢出,夏日在池中浸片刻,體味一下仙女洗浴之味,飄然亦仙。
菊花引路
千米飛瀑
此景指進出靈通山各路徑旁邊滋生的野菊,花開金黃色。喜長陽光充足的踝露山坡地上。昔日靈通山高林密、森林面積大,顯得十分深邃,相傳此乃藍采和為行人指引迷途,在東西南北沿途播種菊花,進山者由“淺”入“深”,均沿著有菊花的草帶行進,久而久之,行人便踩出了路,菊花也就成了進山者的向導,成為靈通山之第一景。秋日,游人不論從石寨、新榮、東川方向進入此山,路邊菊花總是夾道歡迎你。
五鯉朝天
此景位于石寨村大路坪。舊時稱它五鯉湖是個天然湖泊。湖上五座小山丘如五條鯉魚躍出水面,欲蹦欲跳。據(jù)傳八仙智斗東海龍王后,來到石寨。忽見從東海龍宮逃出的五條鯉魚精在此造孽、傷害百姓,也是冤家路窄,只見漢鐘離仙除害造“五鯉朝天”之景的傳奇故事。
仙人聚會
位于石寨“三蟲游斗”景之右邊,一巨石平如板,覆蓋著一山澗水潭,洞口朝東,早上日出,陽光射進水面,把五彩繽紛的天景,影射在覆蓋的石板上,閃爍幌動,進入洞里,天地人,渾然成趣。稱為石天。據(jù)傳八仙曾在此處聚會,故而得名。
石齋書屋
黃道周青少年時期勤奮好學,刻苦讀書,尤其喜歡躲在極為僻靜的地方,專心攻讀。在他20歲時(公元1604年)就住在靈通山讀書。靈通寺南側有個洞穴,就是他藏書和讀書的地方。后來經(jīng)過邑試、郡試、鄉(xiāng)試均名列前茅,38歲殿試中進士。48歲時被貶官后,又到靈通讀書和講學。 黃道周學問淵博,潛心天文,精通易理,工書善畫,是明末杰出的學者。他雖然做了后代所敬仰的千秋古人,但其當年讀書、藏書的地方立有 黃道周 、陳天寶、林鶴胎三人碑記以激勵后人。
民間傳說
靈通大佛
白龍滾水
有一天,大溪鎮(zhèn) 江寨村 洛陽樓來了一個又丑又癩,駝背拐腳,衣衫襤褸的人,他是來這里討飯的,那時候,民工正在修建一條陂,那些人見到他這副摸樣就笑話他說:“我們這些身強力壯的漢子,自己的肚子還填不飽呢,哪有剩飯去養(yǎng)活你?!?只有一家姓范的廚子同情這位可憐的乞丐,就用鍋巴泡了一碗剩飯給他吃。
吃飽后,這位乞丐就坐在溪邊,一邊看著那些人抬石壘陂,一邊隨意仍石塊,也幫忙著坑坑洼洼地壘成了一段陂。誰知道從這以后,每當發(fā)洪水的時候,盡管民工壘成的那一段用大石頭壘得整整齊齊的,總是一下子就被水給沖毀了,只有那位乞丐仍石塊砌成的那一段陂,盡管是參差不齊,卻從不被水沖垮,后來人們才知道這位乞丐是神仙化身前來的,人們就叫這段陂為“仙陂”。
有一年這里的陂壩三番五次地被大水沖垮了,有人看見,每當正午時分,就有一條小白龍在陂里滾水,攪都水浪翻滾,把陂也給沖壞了。這一天,范老大(姓范這家的家長)午前就跑到陂前的榕樹下,監(jiān)視小白龍的活動,想制止龍滾水沖壞坡。
午時到了,只見從大路上,匆匆走來一位白衣秀才,他走到陂前望著溪水站了一會,就俯下身子洗臉洗手。他見左右? ??人,居然脫下衣裳到水中游泳。范老大一看:壞了,真的白龍滾水來了,他心中一急,就邊跑邊喊:“小白龍,不準滾水沖陂!”
那位白衣秀才見到有人喊著奔來,不知道發(fā)生什么事,游上岸,穿好衣服,兩相見禮,這位秀才自稱 黃道周 ,漳浦人。范老大看見這位白衣秀才言談舉止跟常人一樣,并非妖龍,又見他一表人才,很有學問,心里好生敬重,知道他是來找學館教書的,就誠誠懇懇地挽留他在范家的洛陽樓設館教徒,從此 黃道周 就在大溪教書了。說來真奇巧,自從黃道周先生來后,就再也沒有出現(xiàn)白龍滾水了。?[7]
十八秀才
黃道周 先生在大溪鎮(zhèn) 江寨村 洛陽樓開館授徒后,見到這里的學生個個聰明好學,東家又是敬重斯文的,每天留吃頓飯,飯菜都很豐盛,先生心里高興。這一年的端午節(jié),在東家招待的酒席宴前, 黃道周 先生懇切地進一言道:“學生讀書最要緊是要專心致志,一定要找個清凈的地方,才能排除雜念,心事清凈,細心向學。”東家聽了連連稱是,于是就在 大芹山 下的范厝寨(今 江寨村 ),找個清凈的處所,讓 黃道周 設館教書。 黃道周 在這里教了幾年書,跟他跟讀的一共有十九個學生,三科一共考中了十八個秀才,只有一個學生沒考中。那正是先生自己的外甥。 黃道周 先生說:“讀書得靠學生自己的天分和勤學,不能光聽先生的?!?/p>
先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襟懷磊落,大公無私的教學精神,在大溪中世世代代傳為美談。?[8]
猛虎坐騎
平和縣 大溪鎮(zhèn) 的靈通巖就立在半山腰,懸崖陡壁,要上山得不怕艱險,從珠簾化雨旁的天梯繼續(xù)攀登,地勢十分險要。 黃道周 先生天性隱逸,十分喜歡靈通巖的幽靜。他在范厝寨(今 江寨村 )教書的時候,就住在靈通巖上,白天下山,到范厝寨(今 江寨村 )教書,傍晚總是自己一個人回靈通巖安睡。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數(shù)九三伏,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都如此。人們不禁感到奇怪,山路這么崎嶇難行,先生怎么不知勞累,天天下山教書,又要上山安歇?時間這么擠,先生又從來沒有遲到過?
有一天傍晚,快放學了,有個農(nóng)家婦女從范厝寨(今 江寨村 )的學管門前經(jīng)過,看見稻草垛架的下面牛欄里,有一只白額猛虎,正趴在稻草中,抬著頭張開大嘴懶洋洋地打哈欠,這個農(nóng)婦驚叫起來:“虎,老虎!不得了,老虎下山吃牛了!”
黃道周 先生聽見呼叫聲,趕緊走出學館大門,笑著對農(nóng)婦說:“別怕,別怕,這是我的坐騎,不會傷人的。”說完,就走到稻草垛下,輕輕地拍拍猛虎頭頂,白額猛虎一見主人就輕熱地低吼幾聲,慢悠悠地站起來,先生縱身跨上虎背,只見這只斑斕大虎三竄兩跳的載著黃道周先生不知去向了。
Hash:c02df9827d91a724382e63bb1527e90ad339e3f7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